土地资源和GDP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机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 人口分布 土地生产力 GDP 土地资源 出处:《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选择相对生产力指数的土地资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采用标准回归系数法计算土地生产能力与经济对中国人口分布贡献大小。分析表明:相对生产力耕地、经济与中国人口分布高度相关。1952年,耕地对中国人口分布的贡献率为87.8%;2013年,经济对中国人口分布的贡献率则上升为58.8%。中国人口分布由长期的耕地主导型演变为非农经济主导型。改革开放之前,耕地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非农业经济对人口分布的作用迅速加强,现已成为决定中国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中国人口总体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粮食生产的角度看,要想突破"胡焕庸线"揭示的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几乎不可能。
[Abstract]:Choosing the land resources of the relative productivity index and the regional GDP represen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The stand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of lan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conomy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elative productivity of cultivated land, economy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China are highly correlated. In 1952,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ultivated land to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87.8%; in 2013,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y to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creased to 58.8%.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has evolved from a long-term cultivated land dominated type to a non-agricultural economy-oriented type.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ultivated l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ole of non-agricultural economy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has been rapidly strengthened and has become a decisive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The overall population pattern of China has not changed.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rule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revealed by Hu Huanyong lin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3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JJJ01) 江苏高校哲学社科研究项目(2015SJB683)资助~~
【分类号】:C924.2;F124;F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强;李丽;王运动;王心源;陆应诚;;1935-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J];地理研究;2016年08期
2 陆大道;王铮;封志明;曾刚;方创琳;董晓峰;刘盛和;贾绍凤;方一平;孟广文;邓祥征;叶超;曹广忠;杜宏茹;张华;马海涛;陈明星;;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J];地理研究;2016年05期
3 吴瑞君;朱宝树;;中国人口的非均衡分布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J];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01期
4 王桂新;潘泽瀚;;中国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胡焕庸线[J];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01期
5 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0期
6 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08期
7 封志明;杨艳昭;游珍;张景华;;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J];地理学报;2014年06期
8 肖周燕;;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性的空间效应研究[J];人口研究;2013年05期
9 曾明星;吴瑞君;张善余;;中国人口再分布新形势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年05期
10 陈丙欣;叶裕民;;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鹏军;刘海龙;肖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分布特征[J];商洛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2 封志明;李方舟;杨艳昭;李鹏;;中国人口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展、挑战与机遇(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8期
3 周建;张凤荣;徐艳;高阳;张佰林;李超;;基于降水量与土壤类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变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4 闫东升;杨槿;;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7期
5 廖传清;郑林;;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及其演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6 郭葳;苏伟忠;陈维肖;陈爽;杨桂山;;基于自然生态单元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7 张锦宗;梁进社;朱瑜馨;周小钟;;土地资源和GDP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8 李小建;杨慧敏;;中原城市群产城协调发展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04期
9 王录仓;武荣伟;李巍;;中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J];地理学报;2017年06期
10 何宜庆;李丛洁;陈林心;;人口特征、收入差距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J];消费经济;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星;李扬;龚颖华;陆大道;张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J];地理学报;2016年02期
2 丁金宏;何书金;;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地理学报;2015年12期
3 马海涛;;突破胡焕庸线:新型城镇化助推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均衡[J];科学;2015年03期
4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J];地理学报;2015年04期
5 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6 杨艳昭;封志明;王露;游珍;;中国分省尺度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年05期
7 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0期
8 邓羽;刘盛和;蔡建明;鲁玺;;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J];地理学报;2014年10期
9 刘劲松;;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年08期
10 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梅;;贵州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叶东安;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和特点——人口分布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88年05期
3 林其宝;略述远古至汉代的人口分布[J];人口研究;1995年04期
4 周国胜,郑伟才,张平,沈鸿;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影响问题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3期
5 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6 田京宛;;天津市制订未来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0期
7 张子珩;史云亘;周文芬;梅显凯;;哈尔滨市人口分布问题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Md.Nuruzzaman Haque;张广翠;王晓璐;;孟加拉国人口分布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06期
9 骆为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J];南方人口;2008年01期
10 孙磊;;黑龙江省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原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均;张晶;姚长青;侯晓慧;张大鹏;;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视角下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江波;;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的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温家洪;施敏琦;Jianli Liu;Youqin Huang;孟庆洁;丁金宏;徐慧;;中国的沿海低地及其人口分布[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余明;;基于GIS的福建省人口分布特征成因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刘琳;张宝秀;;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与公共设施资源空间配置关系探讨[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10 徐军昶;郝慧梅;王永丽;王菁;;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文军;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徐生林;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记者 王昕;人口分布中间稠密南北稀疏[N];西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周芝敏;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来我市调研[N];黑河日报;2011年
5 苏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N];中国人口报;2011年
6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地震、人口分布与土地制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吉强;我省人口分布呈“南增北减”[N];新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荔;北京人口分布失衡[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记者 张晓鸣;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文汇报;2011年
10 记者 谢靓;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优化流动人口分布[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嘉韵;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陆燕秋;上海市域人口分布与变动:1990-2010年[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海霞;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00-2010年)[D];兰州大学;2016年
4 郭宁;辽宁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匹配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谷俊杰;基于格网GIS的内蒙古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亚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曹丽;中国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晚成;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及相关碳排放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李坤;吉林省人口分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叶舒静;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5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51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