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就业空间的集聚性和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 就业空间 空间集聚 关联研究 出处:《人文地理》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运用集聚指数、空间网络关联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拟合等方法,围绕着"流动人口—城市人口"之间的"局部—整体"关系,从就业集聚分区、就业网络分析和就业中心识别三方面比较和解析"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空间集聚性同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影响因素。
[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taking the main urban area of Nanj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s of agglomeration index, spatial network correlation mode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fitting, etc. Focusing on the "local-integ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 from the area of employment agglomer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ment space agglomeration of the special group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urban employment spac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mployment network analysis and employment center identification, and further explore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97;5070801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010-JZ-00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0-0332)
【分类号】:C924.2;F2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2 康雯琴,丁金宏;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3 谷一桢;郑思齐;曹洋;;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4 秦波;王新峰;;探索识别中心的新方法——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5 冯健;1980年代以来杭州市暂住人口的空间分布及演化[J];城市规划;2002年05期
6 吴晓,吴明伟;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7 罗仁朝;王德;;上海市流动人口不同聚居形态及其社会融合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8 蒋丽;吴缚龙;;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9 吴晓;;大城市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结构探析——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6期
10 林耿;王炼军;;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3 张承安;;经济社会中城市农民工道德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5 尤丹珍,陆杰华;1999:中国人口学研究回顾与评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陈潇潇;朱传耿;;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尉建文;张网成;;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周旗;杨媛;;关中地区乡村通婚圈60年演变研究——以咸阳正阳镇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燕;赵铁军;苏春宏;焦有权;;北京新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空间分异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茹玉;浅议人的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玲;;沿海地区人口职业流动的性别分析——以宁波地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杜德印;李强;;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3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京平;石磊;;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启富;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岳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初探[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7 张晋庆;;推进新农村建设,探询城中村改造症结及策略——以青岛城中村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林春梅;王敏锋;;“城中村”路在何方——对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再思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许景;王兴平;严玲;宰娟;;基于居留意愿分析的开发区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探析——以常州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利波;马和;张远景;;基于宏观尺度中国城市化阶段划分的再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高月;我国农民工就业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周成超;山东省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求医行为及治疗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金波;南京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启旦;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祝爽;我国蹦床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仇昊;苏南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管理体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贺燕;来沪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柯益群;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罗君沂;基于闽台对比的人力资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玉袍;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2 丁成日;宋彦;张扬;;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支持:方案规划应用实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3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4 谷一桢;郑思齐;曹洋;;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5 秦波;王新峰;;探索识别中心的新方法——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6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7 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年09期
8 冯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9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10 冯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先来;;拓展就业空间 提高就业能力[J];政策;2009年11期
2 笪尚平;周学义;;拓宽就业空间是农民最现实的选择[J];劳动世界;1995年01期
3 河汉;直面失业,拓展就业空间——来自香港的职场调查[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2年12期
4 桂芳;;进一步拓展小企业就业空间[J];学理论;2003年05期
5 ;我国的就业空间有多大[J];劳动保障世界;2003年02期
6 刘中会;;多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J];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11期
7 ;五专业就业空间减小[J];劳动保障世界;2006年07期
8 郑功成;;松绑编制释放就业空间[J];中国人大;2010年01期
9 ;绿色产业拓展就业空间[J];云南农业;2010年01期
10 林耿;;广东省就业空间的性别化及权力特征[J];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壮;;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就业空间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杨玮玲;;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和帮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赵西君;宋金平;何燕;;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黄潇仪;吴晓;;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差异性评估[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青 钟进;宾川借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空间[N];大理日报(汉);2007年
2 张大鹏;库伦旗多渠道创造再就业空间[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丹 郭芷延;要拓展更多的就业空间[N];六盘水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静;拓展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空间[N];石家庄日报;2009年
5 张亚芬 王娜;李桥“一二三四”模式提升就业空间[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6 广元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李在扬;正视问题 把握机遇 努力拓展就业空间[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7 邹凤岭;拓展小企业再就业空间[N];发展导报;2003年
8 开言;降低就业门槛 扩大就业空间[N];光明日报;2002年
9 通讯员张金山 王建雄;霍城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N];伊犁日报(汉);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孙兴伟;提升就业质量 拓展就业空间[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慧丽;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变化及其对职住关系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林静;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静;芜湖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鹏飞;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空间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2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54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