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人口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一个系统学研究范式
本文选题:广义进化综合理论 切入点:人口城市化 出处:《农村经济》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美国系统科学家拉兹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一批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创立了广义进化综合理论。该理论把自宇宙起源直到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作一个进化统一体,试图说明无生命物质、生物和社会三大领域中发生的进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即运用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人口城市化进程是物质世界系统进化的必然,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城市内能流相对于农村内能流的进化优势。
[Abstract]:A group of scientists, represented by American systems scientist Laszlo, founded the generalized evolutionary synthesi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 number of new disciplines. The theory regards the process from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n evolutionary un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general law of evolution in the three major fields of inanimate matter, biology and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eneralized evolutionary synthesis theo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hysical world system, and its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comes from the evolutionary advantage of the urban energy flow over that of the rural energy flow.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
【基金】:重庆工商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史学斌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学斌;武涛;武辉;;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的热力学解释[J];西北人口;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8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0 姚寿福;;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盛承发;;生态学基本概念的发展[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9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张曙光;;资源要素租金与国有企业改革——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开义;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杨启藩;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01期
3 叶智辉;我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李静;人口城市化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路径选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朱宝树;上海人口城市化和再分布发展态势[J];南方人口;2003年03期
6 刘文知;锦州市人口城市化研究[J];理论界;2004年05期
7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王小山;省会人口城市化的战略设想[J];经济工作导刊;1996年02期
9 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J];人口学刊;2003年06期
10 王曙光;;深圳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问题的思考[J];现代乡镇;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伟略;;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红;经济特区——人口城市化的见证[N];中国人口报;2001年
2 记者 姜晓凌;上海人口城市化郊区化并进发展[N];上海科技报;2005年
3 顾宝昌;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石智雷;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适应与融入[N];中国人口报;2007年
5 郭虹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视城市人口发展规划[N];中国人口报;2006年
6 中国人口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席小平;高度·广度·深度[N];中国人口报;2001年
7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高向东;国外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解读[N];中国人口报;2007年
8 张翼;我国人口结构的若干重要新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接近10亿[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皮专胜;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翁有利;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琳;中日人口城市化过程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司怡;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石雅茗;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小璐;工程移民搬迁动力机制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吴信学;安徽省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史学斌;熵定律与人口分布[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刘金华;贵阳市人口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9 马颖亿;1990年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与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罗仁朝;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73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57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