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东亚地区主要国家的低生育率陷阱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6 14:01

  本文选题:东亚地区 切入点:低生育陷阱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生育既是人口和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又是人口新陈代谢的前提条件,生育过程是一个受生理、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因此,关于生育率的研究和分析已经成为人口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本文关注的主题是东亚地区主要国家低生育率陷阱的形成及原因分析,认为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已经进入到低生育率陷阱阶段,意味着生育率一旦降到1.5以下会产生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自我强化作用机制,使得生育率在短时间内难以回升。论文从低生育陷阱理论的三个自我强化机制出发,主要介绍东亚地区主要国家低生育率的形成过程,以日本、韩国战后生育率变动情况以及我国建国以后生育率变动情况为主线,分析导致中日韩三国出现持续下降的生育率现象的原因和低生育率现象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归纳出东亚地区主要国家低生育率现象存在的共性,预测未来东亚地区主要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发展趋势。
[Abstract]:Fertility is not only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process, but also the precondition of population metabolism. Fertility process is a complex proces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ferti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parts in the field of demography. The theme of this paper is the formation of low fertility trap in the major countries of East Asia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jo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low fertility trap, which means that once the fertility rate falls below 1.5, there will be three 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s of demography,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From the three 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s of the theory of low fertility trap,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low fertility rate in the major countries of East Asia, with Japan, Based on the postwar fertility changes in South Korea and the fertility changes in 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ing fertility rate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and the impact of the low fertility rate phenomenon on China,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common features of low fertility rate in the main countries in East Asia are summarized, and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main countries in East Asia are forecasted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岳;重视和加强地区经济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2 孙华旭;论电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电大教育;1990年07期

3 肖牧;地区和局部因素对芬兰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4期

4 汪新虹;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1995年10期

5 郑士贵;地区经济:市场转变的经验和前景[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2期

6 李天铎;俄罗斯各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3期

7 孙奉媛;城市和农业地区企业家的行为及这些经济领域的变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4期

8 柴振荣;美国地区经济的发展[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9 柴振荣;南非的地区经济发展[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2期

10 李天铎;社会推动力和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马启忠;王德龙;;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反思[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梁明惠;;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杨再昌;罗应华;;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第二十五章 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敖荣军;;劳动力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综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侯绍庄;;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统计局;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和田日报(汉);2012年

2 记者 任红芳 通讯员 董建利;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3 记者王文芳;上半年地区经济增幅保持两位数势头[N];日喀则报(汉);2013年

4 记者 蒋姬;审议加快发展金融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建设生态强地实施意见等事宜[N];山南报(汉);2013年

5 记者 常娜;依托地区比较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6 记者 崔昭;上半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N];山南报(汉);2014年

7 记者 任红芳 实习记者 赵荣霞;审议通过六个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议题[N];阿克苏日报(汉);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燕;地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N];和田日报(汉);2014年

9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记者 骆丹 特约记者 李天骄;结构调整或为主因:部分地区经济逆势加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周崇;地区着力培育上市企业[N];阿克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平;中国水资源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方悦萌;清朝前期对南方土司地区的法治统治[D];云南大学;2015年

3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吕秋芬;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唐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茹玉骢;合约实施效率与中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臧术美;欧盟地区政策改革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晶梅;FDI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邹峻;欧盟地区政策研究: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龚晓;社会主义经济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鑫;试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区域信用体系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后立;中亚地区整合前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恒星;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宇t;环渤海地区现代服务业有效性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徐显朝;公元前11-前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马具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郭众;市场获得、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新艳;莆仙地区现存文庙(孔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秀伶;1949-2000新疆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纳森(Bagigah Abdul Nasser);中国FDI对沙哈拉以南非州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钟芳;香港地区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2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62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