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01:25

  本文选题:农村人口老龄化 切入点:人口流动 出处:《人口学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提高的速度全面超越了城市,这与当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使得农村流出人口平均年龄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农村人口整体水平。流动人口内部在不断地"更新",年轻的流动人口不断替代年老的流动人口,从而保持较年轻的年龄结构,这种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口老龄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农村人口自然老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贡献也从8.04%上升到16.91%,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从人口流动的角度,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解决如何让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等问题。
[Abstract]:The aging degree and increasing speed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completely exceeded the urban popul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a result, the average age of the rural outflow popul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re far lower than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onstantly "updated" withi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onstantly replacing the elderly migrant popul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a younger age structure, the age selectivity of this population mobility accelerates the aging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model shows that between 2000 and 2010, The natural aging rate of rural population is basically stable,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its impact on the aging rate of rural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from 0.031 years / year in 2000-2005 to 0.07 years / year in 2006 / 10;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outflow population to the increase of average age of rural population has also risen from 8.04% to 16.91%. Population mo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aging of rural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flow,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are of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Further improve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let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ettle down in the c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王瑛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年05期

3 罗淳;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兼以中国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2年02期

4 石人炳;;也谈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J];人口学刊;1992年06期

5 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6 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原因[J];人口研究;1989年04期

7 王放;我国“三普”至“四普”间市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J];人口研究;1993年04期

8 乔晓春,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世纪末的回顾与展望[J];人口研究;1999年06期

9 王放;“四普”至“五普”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3期

10 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晶;;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基于湖北省21个村200份问卷的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高红波;;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相关系数模型及婚姻差异——对中、西部四省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张楠;李婷;;试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4 姚洁,高扬;老年人用药失误的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吴连霞;吕学静;;新老农保制度成败原因之对比[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李新霞;;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边缘化”现象及其根源[J];才智;2010年30期

7 闻洁;符翠丽;;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以洱源县运亨村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8 孙祁祥;朱俊生;;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9 ;An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Pressure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年01期

10 张晓梅;;现代化条件下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婷;徐丽丽;陈晓静;黄龙生;;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与预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童玉芬;武玉;;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变动及特点[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沈诗杰;我国城市养老保险现状及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傅明华;当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雯怡;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体制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豫珍;政府购买护理服务对居家失能、残障老人生命质量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董正林;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胜芝;城市高龄老人社区照护服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董丽燕;我国农村高龄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马淑青;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宋吉东;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经济供养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李晓平;2000-2005年中国老年人体质比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聂小民;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李s,

本文编号:1651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651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