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储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本文选题:人口老龄化 切入点:居民储蓄余额 出处:《天府新论》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把上海市作为一个典型,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额的影响,重点分析影响居民储蓄额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上海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也有正向影响。为了缓解储蓄额不断升高的现象,应当加强消费引导,刺激居民消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as a typ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on the savings of residents in Shanghai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 per capita GDP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er capita savings of resident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 savings rate, we should strengthen consumption guidance, stimulate residents' consumption,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old-age security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岸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成因比较研究》(编号:12CRK00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研究》(编号:2011EJB001)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22;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刚;;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9期
2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3 董丽霞;赵文哲;;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4 梅秀花;常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J];辽宁经济;2011年01期
5 孙蕾;;台湾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各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04期
6 王森;;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影响的定量分析——基于VAR模型的方法[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新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彬;;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囚徒困境”分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06期
3 邢志平;;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研究——基于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4 张成华;郑则文;;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5 李俊青;袁宏运;柯力涵;;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付方式精算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胡秋明;;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部收益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7 庞明川;;中国的投资效率与过度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7期
8 龚六堂;颜瑾;;耐用消费品与储蓄[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9 孙烽,寿伟光;最优消费、经济增长与经常账户动态——从跨期角度对中国开放经济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年05期
10 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开发个人退休账户市场研究[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敏;;企业年金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范式: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钟若愚;;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及借鉴[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稻葵;陈实;;破解中国消费率下降之谜[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6期)[C];2010年
6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7 刘永平;陆铭;;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8 张微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团风、宜都和仙桃三地的调查[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9 陈贵富;;教育水平与中国家庭储蓄[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10 赵西亮;梁文泉;;房价上涨能够解释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吗?——基于CHI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D];复旦大学;2010年
8 甘小芳;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健;中国城镇企业“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水平协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波;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福利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孟望生;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范小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9 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章亚男;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冯君莲,文凤华,何琳洁,兰秋军;我国高储蓄率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马丁·费尔德斯坦;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2期
4 杜本峰;;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5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6 雷钦礼;;财富积累、习惯、偏好改变、不确定性与家庭消费决策[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7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8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9 张新泽,王毅;“存差”误解和贷款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10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蕾;吴姝嫔;;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储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天府新论;2013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651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65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