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宁夏城市回汉民族关系研究——基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的调查
本文选题:人口迁移 + 民族关系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汉族人口的持续迁入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城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汉族聚居区,城区汉族与城郊回族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既隔离又相互依存的特点。改革开放之后,人口迁移及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回汉民族混杂居住,回汉民族在矛盾与冲突中相互理解、频繁互动。宁夏实施"十二五"生态移民计划后,有数千名来自宁夏中南部的回族劳务移民迁入惠农区,城市回汉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磨合期"。
[Abstract]: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continuous migration of the Han population into the Huinong District of today's Shizuishan City, Ningxia, has formed a large area inhabited by the Han nationality.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and Hui in urban areas is iso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city scale made the Hui and Han nationalities live in a mixed way, and the Hui Han nationality understood and interacted frequently i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Ningxia, thousands of Hui labor migrants from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Ningxia moved into Huinong Distri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n and the Hui nationalities in the city entered a new "running-in period".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633;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有安;;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汉民族社会文化交往[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俊明;宁夏回族劳务移民的市民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静;;近代城市发展中的族群认同与排斥——以天津“(亻岽)”字风波为例[J];城市史研究;2012年00期
2 韩玉玲;;绿色政府采购力促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J];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3年00期
3 杨轩;陈俊峰;;近年来农民工城镇融入研究述评[J];中国名城;2011年10期
4 姜方炳;;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5 严登才;施国庆;;水库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移民惯习的契合性分析——人口迁移“惯习论”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3年03期
6 高一飞;;论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J];学术探索;2014年06期
7 高一飞;;疾病污名与身份污名的交互——以艾滋病污名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立宏;宁夏固原饮河村回族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琼;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张向东;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3年
4 贾毅;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张俊明;宁夏回族劳务移民的市民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明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2 陈占江;;农民市民化的多元动力及其制度基础[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3 赵宝江;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4 胡泽勇;;湖北小城镇发展战略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5 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6 申兵;;“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宁波市为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7 刘慧芳;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8 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杨连登,张公武;论城市化、市民化与市民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张文静;乔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引发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苗勇;[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宋仁登;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童华胜;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宝璋,马运法;平顶山市现阶段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统战;2000年05期
2 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3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J];攀登;2005年06期
4 吴群;;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关桂霞;;构建青海和谐民族关系的调研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吕永红;刘闽;高永辉;;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贾东海;米娟婷;;新世纪西部边疆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以新疆为例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9 朱晓玲;;对外贸易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10 布林;;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5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崔成男;尹金山;方昌国;;西部大开发:解决民族关系深层问题的有效途径[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陈延斌;;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民族团结繁荣[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鸿;;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许世昌 张修建;菏泽市政协着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N];联合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忠洪 通讯员 石凌广 杨志军;17.2万各族群众就是一家人[N];桂林日报;2008年
4 整理 王甜;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记者 张雪飞;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N];云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N];南京日报;2006年
7 记者 齐展;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促进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和谐发展[N];辽源日报;2010年
8 记者 马敏;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N];华兴时报;2010年
9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10 平乐 据广州市民宗局提供的资料整理;广州:“一统三分”协调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云南大学;2013年
4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贾毅;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卫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吴敏;深圳特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吉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贾灵充;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16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1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