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空心化”:成因、特质及社会风险——以J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本文选题:乡村空心化 + 劳务输出 ; 参考:《人口学刊》2014年03期
【摘要】:有关乡村"过疏化"和"空心化"的研究,学术界通常聚焦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认为这是城市化趋势不断加强背景下都市"过密化"的必然产物,忽视了"全球化"这一当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反思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基础上,将"城市化"与"全球化"这两大影响当今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结合起来,辨别乡村社会"过疏化"和"空心化"的内涵关联,以民族地区的乡村为案例基础,着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劳务输出对该地区乡村"空心化"成因及特质的影响,认为乡村"空心化"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风险。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academic circle ,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wo factors of " urbanization " and " globalization "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 urbanization " and " globalization " ,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labor output on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 cavitation " in the area , and considers that the rural " cavitation " will bring a series of social risks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模式选择与推进路径研究(10A2D002)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840025)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金强一;朝鲜族社会人口流动和集居地空洞化问题的对策研究[J];东疆学刊;2004年03期
2 笑思;西方思想中的“个人-社会”模式及其宗教背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钟涨宝;狄金华;;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项飚;吕云芳;;劳工移植:东亚的跨国劳动力流动和“点对点”式的全球化[J];开放时代;2011年05期
5 于建嵘;;警惕农村基层政权退化[J];南风窗;2012年15期
6 田毅鹏;;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J];社会学研究;2012年05期
7 赵永乐,尚素春;劳动市场的全球化与展望[J];学海;2000年04期
8 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江学刊;2011年05期
9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吉俊;吉林省延边州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倩,杨雪云;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阮ho;;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徐圣霞;;新世纪村落体育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4 李朝东;余同涛;;农民关系网络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5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戴斌武;丁宝桢洋务思想初探[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10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正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淼;;权力、传统与村落治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政治图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朱海伦;;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创新地方政府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考——以浙江省海宁“晶科能源事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廷松;;浅谈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单依群;;整合县馆网络资源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t,
本文编号:186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6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