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动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特征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 + 本地人口 ; 参考:《西北人口》2015年04期
【摘要】:基于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广东流动人口婚姻结构从未婚为主转变为有配偶为主,并与本地人口趋同。流动人口婚姻状况的性别差异方向逆转,晚婚趋势明显。大学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仍以未婚为主。流动人口的早婚、大龄未婚、离婚现象的性别与受教育程度差异的变化较为显著。职业优化、教育素质提升、流动原因的社会性增强以及老龄化和性别比偏高是广东流动人口婚姻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ree census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marriage structur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Guangdong has changed from unmarried to spousal and converged with the local population. The marriage statu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reversed the trend of late marriag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with college education is still mainly unmarri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x and education level of divorce is significant. Career optimization,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social enhancement of mobility reasons, aging and high sex ratio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rriage transform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Guangdo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C913.13;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李月;朱宇;梁鹏飞;肖宝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4年05期
2 叶健夫,彭启鹏,黄春红,刘建民,钟作勇;广东流动人口研究[J];南方人口;2003年01期
3 倪晓锋;;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南方人口;2008年01期
4 李若建;;机遇与成本:大都市青年女性的就业、教育、婚姻状况变迁研究[J];南方人口;2010年02期
5 阎志强;;广东老年人口婚姻结构变化特征与生活能力分析[J];南方人口;2014年06期
6 段成荣;袁艳;郭静;;我国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J];西北人口;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廷华;;生育行为中的性别选择与公共政策回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黄江涛;王奇玲;余森泉;;年轻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宣教干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3 何生海;;婚姻地域挤压的社会学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陆杰华;王笑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变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5 张翼;;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6 王文斌;杜凤莲;;内蒙古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冯雨峰;;养老社区建设的城乡统筹[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8 刘艳;刘慧玲;邓爱文;;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9 黄向球;苗长虹;麻永建;吕可文;;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10 李志刚;吴缚龙;肖扬;;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勇鹰;吕繁;张玉润;林鹏;张巧利;陈琳;付笑冰;龙其穗;王晔;杨放;;广东省多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及策略定性研究[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世川;重庆市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2 栗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德友;基于人口红利的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邵怀友;流动人口的分化及其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平;云南边境男性流动人群流动特征与艾滋病知识、行为的调查[D];昆明医学院;2008年
6 刘琳;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路;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若实;黑媳妇的婚姻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施丽萍;传统婚配空间挤压下的高学历女性择偶观念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秦静文;“剩女”媒介形象解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林如;李莉;;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2 黄友琴;易成栋;;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3 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4 朱宇;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5 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6 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6期
7 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8 李志刚;;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与影响机制[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9 蔡建明;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J];地理研究;1990年02期
10 周春山,陈素素,罗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欢,张庆林;婚姻状况与心理疾病[J];社会;2003年03期
2 艾尼瓦尔·聂机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西北人口;2004年01期
3 方卫虎;农村婚姻状况的忧与思——对枞阳县农村婚姻案件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刘洁;论布依族妇女婚姻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戚杰强;谭燕瑜;;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婚姻状况的影响——以广西的抽样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2008年01期
6 谭雪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打工妹跨地区婚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小屯镇虎狼爬岭地区为例[J];新学术;2008年06期
7 曹行船;向平萍;王英侠;;唐山市老年人婚姻状况调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陈洁;王珍;金蕾蕾;楼炜锃;石静;沈旭慧;;湖州城区中老年居民婚姻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8期
9 张飞燕;唐根深;;湖南省人口婚姻状况分析[J];调研世界;2012年12期
10 王洪艳;;80后婚姻状况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晓霞;;国家政策对族际婚姻状况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夏纯瑕;;60岁以上单身老人的婚姻状况及其引起的思考[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美爱;;市民休闲动机与城市发展研究——以杭州为例[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4 何少颖;刘微;杨颖;;职场群体与校园环境下的性骚扰行为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小言;男性比女性离婚比例高[N];西宁晚报;2010年
2 记者 沈汝发;婚姻状况由谁说了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杨蓓;昆明女性看重收入和健康[N];昆明日报;2008年
4 记者 文慧 见习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孔屏 余彬;谁来为婚姻状况验明正身[N];湖北日报;2004年
5 陈月 本报记者 杨晓伟;我市人口婚姻状况分析[N];锦州日报;2012年
6 镇统 钱华明;镇江人婚姻状况总体“和谐”[N];镇江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春霞;婚恋网站应对会员婚姻状况进行形式审核[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李晗;同质婚和女性向上婚是中国婚配主要形式[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徐敏;在校学生婚姻状况要备案[N];解放日报;2007年
10 冀斌 袁迢;人口有效信息是这样挖掘出来的[N];中国人口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利娜;两晋南朝婚姻状况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2 柴利聪;清代新疆汉族婚姻状况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3 彭思耘;性别,健康,婚姻状况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侯德龙;现代中国未婚、初婚、再婚状况的统计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孙美平;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帅玉良;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行为融合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7 冯瑞新;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赵文科;当代中国离婚和丧偶状态变化趋势的模型分析和预测[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栋;浏阳市农村社区成年人危险及有害饮酒及其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1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7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