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状及其与城市化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4 15:11

  本文选题:城市化 + 人口老龄化 ; 参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其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城市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关系。传统城市化过程中长期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而带动的老年人口有限,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这种人口转移方式是形成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又会对城市化本身产生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而且影响到城市化的质量。要缓解这种状态,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变城乡人口转移方式,融合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rural invers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starting with the phenomenon of urban-rural invers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the challenges it brings.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the aging population driven mainly by labor force transfer is limited, which improves the aging degree of rural population and affe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mode of population transfer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version of ag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verse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ging will have an impact on urbanization itself,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level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is situation, we must take a new way of urbanization, change the way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integrate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机理与整合机制研究”(编号:12CJY05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编号:2013M541097)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转移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编号:2012041047-01)
【分类号】:C924.2;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昌平;邓大松;殷宝明;;“乡-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经济评论;2008年06期

2 刘军伟;毛梅;;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倒挂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J];开放导报;2010年06期

3 杨长福;张黎;;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5期

4 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年02期

5 姚从容,余沪荣;论人口乡城迁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2期

6 王跃生;;农村老年人口生存方式分析——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燕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J];保险研究;2012年03期

2 吴连霞;吕学静;;新老农保制度成败原因之对比[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李含琳;;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压力的形成及其化解基础[J];西部论坛;2010年04期

4 王泽强;;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基于“年龄—迁移率”的定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6期

5 银平均;王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机制建构的思考——基于江西的实证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杨林生;李海蓉;李永华;王五一;谭见安;;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7 杨丽;刘武安;;农村轮养个案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8 毕可影;曾瑞明;梁瑞敏;;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2期

9 王增文;;“新农保”缴费率、资金需求与财政负担研究——基于“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过渡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郑辉军;马玉香;赵奎;张正旺;徐宗英;崇娜;;石河子垦区人口增长预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童玉芬;武玉;;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变动及特点[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2 关爱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增刊(总第13期)[C];2004年

4 赵忠;;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燕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成鑫;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韩鹏;老年人口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玮玮;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丽娜;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瑛洁;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淇田;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显涛;统筹城乡养老金发展模式优化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子女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韩立娜;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刘亚玮;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毕振华;人口城乡迁移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给付与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效秀;辽宁省国有企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陈轶凌;湖南生态敬老和养老疗养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道吉曼;拉萨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D];西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领璇;;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0期

2 成海军;中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现状与前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张卫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初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王金营;原新;;分城乡人口预测中乡-城人口转移技术处理及人口转移预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蔡f ;王美艳;;“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6 周庆行;宋常青;;农业的女性化、老龄化趋势及其风险化解——基于新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分析[J];经济界;2008年01期

7 杨宜勇;顾加佳;顾严;;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8 邓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国的永久移民[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9 吴海盛;;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5期

10 李e,

本文编号:1888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88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