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结构特点及变动趋势分析——以北京为例
本文选题:特大城市 + 人口结构 ; 参考:《人口学刊》2016年02期
【摘要】: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宏观人口统计数据和2004~2013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以北京为例,对比分析了本地人口、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结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相对于本地人口,迁移人口普遍具有中心城区户籍以及较高的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序列层级,流动人口的结构相对复杂,但在婚配过程中出现明显分化。"两地婚姻"在形成稳定的北京新移民群体的同时,也蕴含着规模可观的潜在随迁人口,这对总体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并可能产生若干问题和矛盾,相关部门应做好政策应对,促进大城市人口多元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Abstract]:Based on census data, macro demographic data and marriage registration data from 2004 to 2013, this paper,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local population, migrant population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local population, the migrating population generally ha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 sequence level. The structur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relatively complex, but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marriage process. " While forming a stable group of new immigrants in Beijing, the marriage between the two places also contains a sizeable potential migration popul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overall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ageing and may create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policy respons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in big c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口流动背景下大城市的婚配特点及其影响研究(14BRK02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近年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13SHB012)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丽平;从人口结构变化看前苏联的现代化[J];人口学刊;2002年06期
2 王美东;浅论人口结构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严辉,李碧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动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培林;我国人口结构出现某些比例失调[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5 朱正威;吴霞;;构建人口结构安全预警系统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周丽苹;;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1期
7 肖金成;李军培;;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8 方晓玲;;西藏人口结构现状的描述性研究[J];西藏研究;2006年01期
9 吴玉琴;;汕头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年07期
10 张翼;;我国人口结构几个新的重要变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华;何岑蕙;;中国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Ingalill Rahm Hallberg;;关注人口结构剧变社会中的高龄老年人(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总第17期)[C];2005年
4 蒋琪琪;黄龙生;;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嫣虹;王国军;;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影响的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6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沈云标;;壮年佳构优质生育与家国人口小康生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汪伟;;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贸易顺差:理论与实证[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9 何传启;;人口与现代化:以长江流域为例[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鹏;高妍伶俐;;居民消费支出视角下区域政策、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师范大学人口学研究所 王翠绒 邹会聪;论科学人口结构观[N];光明日报;2009年
2 李子;中国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束洪福;调整人口结构至关重要[N];科技日报;2010年
4 宋平 赵玉兰 宋珊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优化人口结构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人口结构变化要求中长期财政战略变化[N];海峡财经导报;2011年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长安;人口结构如何与经济结构良性互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7 高明明;优化人口结构 推动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3年
8 北京大学人口所 张团;人口结构动态平衡需有效的政策应变[N];北京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 熊仁宇;抓住机遇、改善人口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记者 徐启生;美国人口结构出现重大变化[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冲;中国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传敬;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检验[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杨江权;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捷;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琦;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3 孙连营;青岛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D];青岛大学;2009年
4 陈晰uQ;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人口结构演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宫建;从生态哲学视域解析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关系[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6 关祯祥;四川新农村建设的人口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郭晓英;重庆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8 毕其格;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鑫;广西钦州市人口结构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武贵;湖南人口结构均衡度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5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2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