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口控制论管窥
本文选题:邓小平 + 人口增长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被周恩来称为"党内节制生育发明者"的邓小平,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的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眼,前瞻性地提出了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他关于国家要对计划生育财政支持、计划生育政策广泛深入宣传并使之制度化的思想,对于我国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Deng Xiaoping, who is called "the inventor of inner-party birth control" by the Zhou Enlai,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weak foundation, little cultivated land, and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proac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our country.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family planning. His idea that the state should support the family planning and widely propagate and institutionalize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广东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C924.21;A84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汤兆云;1957年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讨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5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李继武,李武军;深化劳动价值论的客观根源和现实目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吕明,方罗来;法治是基本环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统治阶级意志实现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李颖红;保安处分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张润东;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杜素亭,张允熠;中西人权观源流新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萧衡锺;;中国大陆于社会转型期的户籍改革——管理、制度与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郝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6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廖胜华;;科学发展观地域化的广东类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8 黄卫平;郑超;;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9 彭先兵;倪新兵;;基于东莞看实施“和谐共享战略”建设幸福广东的路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孙博;曾群星;;房价影响八因模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祁远;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初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党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必友;邓小平稳定——发展思想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杜万启;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3 毛磊,,李明强;论邓小平的理论之四个来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4 张奇;邓小平与国共合作[J];桂海论丛;1994年01期
5 李含琳;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意识与改革开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高健生;邓小平的社会稳定理论及其意议[J];前进;1994年12期
7 杨百成;简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J];新视野;1994年06期
8 林兆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五个基本点[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9 陈淇,徐德红;邓小平的旅法岁月[J];党的文献;1995年03期
10 牛涛;试论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辩证法的思想[J];东南学术;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保胜;许成坤;;邓小平创新思维的理论探析[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王炳毅;;邓小平与南京的故事[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3 王庆英;;弘扬邓小平的科学精神[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慈彪;;学习邓小平社会科学思想[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聂晓静;;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比较[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清渭;;邓小平与四项基本原则[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7 高惠珠;;论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8 郭大方;;邓小平民主思想新探[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中共第二代领袖人物丰功伟绩 “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与伟大一生[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郭锡伯;;胜利的旗帜 高尚的品德[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波;邓小平的“三十年”[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童展竹;“要把争取时间放在首位”[N];贵阳日报;2008年
3 刘成 杜淑萍;邓小平梭草之行[N];中国档案报;2003年
4 徐建源;“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N];沈阳日报;2008年
5 陆燕春;重温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N];安徽日报;2004年
6 韩振峰;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大贡献[N];河北日报;2004年
7 章成久;邓小平的奥运情结[N];友报;2008年
8 谭明刚;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梁清强;邓小平是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典范[N];学习时报;2004年
10 苏如毅 李岩;怎样理解邓小平“不搞争论”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和水;邓小平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韩立红;“总设计师”的管理智慧[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陈立媛;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若干思想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5 刘国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姜怀忠;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昌军;邓小平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乃硕;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起军;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鹏;邓小平公平思想特征溯源[D];清华大学;2004年
2 刘春香;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型评析[D];延边大学;2002年
3 张军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4 税强;论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于洪;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郝慧慧;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7 陈舜平;邓小平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志伟;邓小平公平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9 金晶;邓小平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国丽;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贡献[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67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6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