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两地婚姻”的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以北京为例
本文选题:两地婚姻 + 本地人口 ; 参考:《南方人口》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本地通婚的夫妇仅占所有新婚夫妇的41%;两地婚姻中,外来人口(包括落户北京的迁移人口及尚未落户的流动人口)与北京本地人口的组合占比约36%,外来人口之间的组合占比约23%,但在时序上有上升趋势。相对于本地通婚,两地婚姻的夫妇普遍结婚较晚,且多为高学历男女的组合。"双外夫妇"的增多重塑了北京的文化,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rriage registration business data from 2004 to 2012, this paper finds that only 41% of all newlyweds are married in Beij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ncluding the migrant population and the non-resident migrant population) and the local population in Beijing is about 36 percent, the propor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s about 23 percent, but there is an upward trend in time series. "compared with local intermarriages, couples married in both places are generally married later and are mostly a combination of highly educated men and wome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couples has reshaped Beijing's culture and put pressure on urba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及管理研究”(项目号:71133003)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近年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项目号:13SHB012)的支持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J];开放时代;2005年02期
2 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将人口学引入通婚圈的研究[J];开放时代;2009年07期
3 田华;;西南农村妇女东迁婚配态势探析[J];南方人口;1991年01期
4 杨云彦;;我国人口婚姻迁移的宏观流向初析[J];南方人口;1992年04期
5 谭琳,柯临清;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J];南方人口;1998年02期
6 孙琼如;婚姻:农村女性迁移的翘翘板——农村女性婚姻迁移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4年06期
7 邓国彬,刘薇;农村女青年远嫁现象[J];青年研究;2001年06期
8 黄润龙;江苏省外来婚嫁女的婚姻状态与观念[J];人口与经济;2002年02期
9 林富德,张铁军;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J];人口与经济;1998年02期
10 丁金宏,朱庭生,朱冰玲,樊华,孙小铭,林克武;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仰和芝;;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稳定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2 周旗;杨媛;;关中地区乡村通婚圈60年演变研究——以咸阳正阳镇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孙琼如;叶文振;;流动妇女婚姻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耿慧志;沈丹凤;;上海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影响机制[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5 吴孔军;;偏远农村务工青年婚变的社会学阐释——基于皖西J村两组青年民工解除婚约事件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7 艾大宾;李宏芸;谢贤健;;农村居民婚姻迁移空间演变及内在机制——以四川盆地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8 颜烨;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分析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2期
9 吴宏洛;;社会排斥:涉台婚姻的一个研究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J];文史博览;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宋圭武;;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与思考:以甘肃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文棣;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郭俊霞;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1980-)[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上广;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洪仁;我国农民分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郝亚明;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燕琴;关于上海外地媳妇文化身份构建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阳阳;外来媳妇的夫妻关系及其社工介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司娟;民国山东婚俗研究(1912-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文亭;不完整的倒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梁同贵;我国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婚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超;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业性别结构差异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欧阳静;深圳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刘小文;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婚俗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伏丽芸;回汉通婚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仰和芝;刘小干;谢贵春;叶国平;张颢;;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仰和芝;;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稳定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3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4 谭琳,李新建,黄博文,陈明淑,孙淑敏;女性婚姻迁入对其自身发展影响的研究──关于江苏张家港市的调查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4期
5 叶钦地;福州涉外婚姻初探[J];福州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韦美神;;“内卷”与“扩大”:外出务工对瑶族通婚圈的影响——以广西田东县L屯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7 宛敏华;;中国农村跨省联姻的特征——以黄梅县Z村为例的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J];开放时代;1999年04期
10 陆益龙;户籍隔离与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于一个城郊镇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传德,周鹏;盲目性观念导致的婚姻家庭问题[J];社会;1995年04期
2 李艳梅;完善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责任制度[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郑夕春,朱伯兰;新世纪我国婚姻家庭发展的趋势——兼论新《婚姻法》[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婚姻与家庭》wap手机杂志上线了[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8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最美《新情男女》[J];爱情婚姻家庭(新情男女);2008年10期
6 ;90年代中国婚姻家庭大趋势[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06期
7 巫昌祯,陈新欣;国际家庭年在中国[J];老年人;1995年03期
8 李丹,秦伟;20年婚姻家庭话题之演变──以对《社会》杂志20年来婚姻家庭的文献分析为例[J];社会;2002年05期
9 李相兴;婚姻家庭形态学浅论[J];学术探索;2002年06期
10 成荫;爱情保鲜 四大招数[J];科学之友;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景春;婚姻家庭的另类诠释[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敏;离婚率攀升 婚姻家庭指导师走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婚姻解压不妨试试“年审制”[N];沈阳日报;2010年
4 周欣;婚姻“保鲜”须循规[N];保健时报;2005年
5 记者 张咏梅;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6 记者 王阿敏;婚姻家庭问题让信访女性“满腹委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法律如何让婚姻家庭更和睦[N];工人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琼;企业家:向婚姻学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关力;婚姻家庭咨询师[N];工人日报;2007年
10 鸽子;将幸福的婚姻进行到底[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琼雯;家庭权初论[D];苏州大学;2013年
8 丁桂芳;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穆红琴;山西省永济县家事审判实践变迁及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董海英;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及其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毛秀爱;社会工作介入婚姻危机人群的可行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张营;中国东部农村婚姻支付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杨侠;实践关系视野中的婚姻信任危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黄蕾;1949年10月至2010年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史研究发展[D];扬州大学;2011年
7 肖强;婚戒、婚姻策略与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云云;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与婚姻质量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孙敏娟;妇女婚姻家庭自主权状况的调研报告[D];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
10 廖先勇;中山市N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婚姻家庭服务的经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7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