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口迁移行为的动力学模拟与结构熵分析
本文选题:人口迁移 + 结构熵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人类行为研究一直是复杂系统关注的焦点,其动力学研究主要用以揭示人类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人类行为的发生既有个体性也有群体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前者.本文在一个二维网格上构建了受自然因素制约的人口迁移模型.结合"推拉理论",模型中侧重考虑了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迁入地数量及区域间距离对迁移人口规模的影响.利用模型模拟了迁出及迁入区人口及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迁移发生过程中的熵变.结果表明,熵变呈先增后减趋势,说明系统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进程.结合人口规模斑图进一步说明人口理性回迁是引起熵减的直接原因.
[Abstract]: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r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complex systems, and its dynamics is mainly used to revea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behavior. The occurrence of human behavior is both individual and group,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ormer. In this paper, a population migration model constrained by natural factors is constructed on a two-dimensional grid. Combined with "push-pull theor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number of migration sit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regions on 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T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hanging trend of population and grain output per capita in the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areas, and the entropy change during the migration proces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tropy chang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occurrence of systematic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from disorder to order. Combined with population scale pattern, it is further proved that rational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is the direct cause of entropy reduction.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宁夏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121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65011;10565002)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学藻;杨紫陌;汪秉宏;;演化网络的Mandelbrot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耿红;唐旭;马玲;;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3 曾忠平;裴韬;彭兰霞;;武汉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湖泊形态变化分形分析[J];资源科学;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韫卓;胡倩;;基于信息熵和GIS技术的浙江省城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6期
2 马才学;郭玲霞;;基于信息熵的长沙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1期
3 文洁;刘学录;;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4期
4 张维楠;刘学录;;基于信息熵的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分析[J];甘肃科技;2011年14期
5 李谦;王海龙;杨正清;蒋瑜;郑中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分析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8年07期
6 严志强;陆汝成;;基于信息熵的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持续利用研究——以广西北流市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旭文;任学藻;贺树;廖旭;;精确计算派系网络的Mandelbrot系数[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2年03期
8 张凤太;王腊春;冷辉;赵华清;苏维词;;近40年江苏省湖泊形态特征动态变化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5期
9 戎晓红;李春侠;张晓燕;;基于信息熵的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GM预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1期
10 阿吉古丽·阿卜力米提;海米提·依米提;祖皮艳木·买买提;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博斯腾湖小湖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雨;鄱阳湖形态特征及其对流域水沙变化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淑静;复合复杂网络模型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1年
3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易兰丽;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微博用户行为统计特征分析与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朱光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彦;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马安胜;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土地协调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朱明仓;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吕薇;基于城市体系视角的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祖涵;塔里木河流域气候—水文过程的复杂性与非线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明佳;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和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徐冲;开封市区空间结构分析与调控[D];河南大学;2011年
3 卢会娟;基于RS和GIS的武汉市南湖水域与土地利用演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严;基于碳排放视角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王绍艳;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韩美琴;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杨杰;廊坊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安周;郑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军;基于线性规划的罗甸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10 温日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球;刘序;陈文波;黄靓;肖志豪;;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江,郭庆胜;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3 饶胜,方精云,崔海亭,雷光春;最近1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4 史定华;;无标度网络: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李仁东,庄大方,王宏志,吴胜军;洞庭湖区近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6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7 梁勤欧;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2期
8 殷立琼,江南,杨英宝;基于遥感技术的太湖近15年面积动态变化[J];湖泊科学;2005年02期
9 黄群,姜加虎;近50年来洞庭湖区的内湖变化[J];湖泊科学;2005年03期
10 吕琳媛;陆君安;张子柯;闫小勇;吴晔;史定华;周海平;方锦清;周涛;;复杂网络观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0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2 李立宏;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浅析[J];西北人口;2000年02期
3 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年01期
4 段成荣,梁宏,伍小兰;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调查综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1期
5 廖少廉,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6期
6 于潇;长春市人口迁移状况以及人口管理模式转变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3年05期
7 彭新宇;城乡人口迁移就业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J];世纪桥;2003年03期
9 周长洪;南京人口迁移状况及原因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J];人口与经济;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英霞;鲍曙明;;中国人口迁移和贫困之间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五普数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鸿;;广西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何一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四川人口迁移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丽;;青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移与文化适应[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刘欣;邵帅;;沪苏浙皖地区的人口迁移潜力、迁移特征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国省间人口迁移空间结构与系统变化效应的分析(英文)[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对春运“民工流”人口迁移的探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沈建法;王桂新;;人口迁移的户口效应:广东省户口移民与非户口移民的比较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陈家伟;姓氏分布与人口迁移[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简论人口迁移理论的跨学科应用[N];光明日报;2009年
3 余庆年 施国庆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新特点[N];文汇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顾宝昌;中国进入由人口迁移和流动主导人口态势的时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刘海英;英探讨人口迁移与环境变化的关系[N];科技日报;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十二五”人口迁移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N];中国人口报;2012年
8 通讯员李亚楠;姓氏演变揭示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杨云彦(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我国的人口迁移及其政策导向[N];中国人口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折射文明与进步的人口迁移[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振营;人口迁移的规律[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2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丽;公共产品配置对人口迁移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阮征宇;跨国人口迁移与国家安全——一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7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李袁园;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吉节;2000-2005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动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浦建兴;中国人口迁移法律制度的变迁和改革[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吴阳香;大城市人口迁移与房价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田鲁;人口迁移对1980年以来郑州人居环境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8年
5 李丽君;新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李曼曼;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佳琦;陕西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宋玉琴;人口迁移对城市本地就业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彦辰;199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1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06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