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行为适应比较研究
[Abstract]:Beijing is the place where many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yearn for and finally settle down. Whether they can adapt to the social life of Beijing as soon as possible reflects the openness, tolerance and acceptance of Beijing's policy system, economic structure, subjective attitude and so on. By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different age and diffe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leisure mode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havioral adaptation of the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lder migrant population, and many factors restrict their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social life of Beij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30年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变动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1SHA004) 国家社科基金“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RK013)的资助
【分类号】:C92-05;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金萍;;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群际融合态势分析——基于对武汉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群际关系的滚动调查[J];长江论坛;2010年05期
3 穆薇;尹华站;王昌善;张希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调查及对策——以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孟庆洁;乔观民;;闲暇视角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5 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8 赖晓飞;;文化资本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基于厦门市Z工厂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雷敏;张子珩;杨莉;;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与社会融合[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杨永;朱春雷;;公民参与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唯实;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丽娟;;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城市创业——以电视剧《都市外乡人》女主角为个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小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要求[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3 郭根山;刘玉萍;;提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4 沈新坤;张必春;;农民工“返乡潮”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困境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5 张荣现;李占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蚁族困境及法律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6 马春丽;肖世忱;;重庆市“棒棒”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7 白文丽;刘德林;;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8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9 江董玉;周雍景;黄晨;张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未来的路径选择——基于和谐共生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0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克林;基于多阶模型理论的非抽样误差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东;对北京外来工的权利保护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王琪延 ,雷_" ,石磊;北京居民休闲中的文娱活动——北京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系列报告(之十一)[J];北京统计;2003年06期
4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钟伟;巴曙松;赵晓;高辉清;;中国经济:如何造就未来20年繁荣[J];财经界;2002年10期
6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7 王君健;井凤;;浅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9 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靳小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10 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晓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N];工人日报;2010年
3 京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文辉;陈传锋;贺豪振;邹勇;;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及其心理与行为适应问题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2 郑日金;关于教育的短期行为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新峰;;浅谈犬的行为活动规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洪伟;圈养东北虎幼仔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杨卫敏;中学生受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6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6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