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北极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3 17:50
【摘要】:现阶段,北极地区以丰富自然资源、便捷的航道和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由于气候变暖,蕴藏的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和北极航道通航正成为可能。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对资源的需求,我国都是北极地区的“利益攸关国”,研究北极、认识北极、利用北极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北极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以8个环北极国家共29个行政区为研究范围,利用各国2006年至2015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对北极地区资源、人口数量、生育率、死亡率、预期寿命、死亡原因、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迁移、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劳动力状况等不同侧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分析。人口方面,各国北极地区在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口变化趋势等方面与非北极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迁移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俄罗斯北极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较轻,北美次之,欧洲最为严重。在人口迁移方面,俄罗斯北极地区人口迁出现象较为严重,但近年来迁出有所放缓。经济方面,各国北极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R)贡献小,人口失业率高。大部分北极行政区以第一、第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不合理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运输业仓储业在服务业中保持了较高的比重,部分地区旅游业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方面各行政区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为实现北极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对北极地区研究、科学考察和研发力度;二是鼓励非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开发与保护;三是加强对北极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四是大力发展港口城市建设、完善港口区位条件;五是构建多元产业结构体系;六是重视土著人口生存环境,鼓励土著人口参与到北极开发的进程中。
[Abstract]:At present, the Arctic reg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with rich natural resources, convenient waterway and important military strategic position. As a result of the warming climate,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navigation of Arctic waterways are becoming possible. China is a "stakeholder" in the Arctic region, regardless of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or the demand for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rctic, understand the Arctic, and make use of the Arctic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akes the Arctic region as a whole and uses the official statistics from 2006 to 2015 to study the resources, population, fertility, mortality, life expectancy of the Arctic region, taking 29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8 circumpolar countries as the research area. The causes of death, age structure, sex structure, population migration, economic status, industrial structure, labor force statu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den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change tre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Arctic and non-arctic regions. Population aging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issues. Russia's Arctic is less ageing, followed by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In term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phenomenon of population emigration from the Russian Arctic region is more seriou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emigration has slowed. On the economic side, the Arctic region of each country's (GDPR) contribution is small, the population unemployment rate is high.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ies as pillar industries in most Arctic administrative regions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but no substanti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holesale and retail, real estate,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industry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maintained a higher proportion, some areas of tourism has also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 and social work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has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Arctic reg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rst,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region; Second, encourage non-Arctic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Arctic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ir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Arctic region; fourth, vigorously develop po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port location conditions; fifth, build a diversified industrial structure system; Sixth,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indigenous people and encourag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Arctic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13;C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雪原;;“人口盈利”与“人口亏损”[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2 陈友华;人口年龄结构指数构造及在我国的应用[J];南方人口;1998年01期

3 郑晓瑛;人口科学中新的研究领域:人口、健康与发展[J];人口研究;2001年04期

4 柯海宝;;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分析及优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5 王晓杰;;人口类型各标准一致性的统计检验——以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6 田宝宏;丁丽云;;我国“人口与教育”十年研究述评[J];中州学刊;2008年06期

7 汤;央吉;;我国人口转型的现阶段特征[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06期

8 滕泰;;人口改变政经格局[J];商界(评论);2008年09期

9 冯丽云;康静;;人口年龄结构对高校生源的影响分析[J];人民论坛;2011年05期

10 李合蕊;;浅谈青海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路;;人口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制约和影响[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2 杨中新;;从人口角度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汤兆云;;风险管理中的社会协同问题——基于人口风险管理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尹德挺;张子谏;;发达国家的首都人口:问题、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5 钱紫华;何波;;从《人口规程》到重庆市区县规划实践[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鲍思顿;;中美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动态变化分析[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7 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玉荃;;2000—2010年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黄匡时;陆杰华;;中国人口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10 王泽坚;黄斐玫;;高度外来化地区人口与产业相关性分析——以虎门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丰;深化改革以应对人口的深层变化[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山西省纪委驻省人口计生委纪检组组长 任建平;刍议人口宏观调控[N];中国人口报;2007年

3 翟振武 杨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可;人口均衡咋实现[N];光明日报;2010年

5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所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晓峰;引导人口合理流动[N];吉林日报;2011年

6 钟甫宁 向晶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及政策含义[N];中国人口报;2013年

7 胡宏桃 陈炳澍;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7年

8 特约撰稿人 程亚文;瑟罗没瞎说[N];东方早报;2007年

9 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肖明超;中国的人口结构变迁与消费结构变化[N];消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杨群;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增165.9%[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文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陈扬乐;中国Internet用户人口学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哲;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流出及对流出地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7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敏;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解苗苗;2000年以来大城市人口与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纪绪勤;基于区域比较视角下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养老保障发展指数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王淼;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尉磊;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6 舒智伟;基于人口结构视角的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7 杨琳;居民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其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黄怡婷;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统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小o,

本文编号:2162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62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