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我国1950-2050年间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基于结构性参数估计方法的模拟与预测

发布时间:2018-10-08 15:50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市数据利用正态分布估计了我国人口死亡年龄的概率分布,再以人口年龄结构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为基准,模拟和预测了我国1950-2050年间历年详细的人口年龄结构,结果发现:以更为客观科学的一阶马尔科夫过程为基础,并考虑人口出生与死亡的内在联系后,估计得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联合国每五年公布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一致。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ge of death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is estimated by norm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he 2000 census, and then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order Markov process as the benchmark. The detailed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during 1950-2050 is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a mor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first-order Markov proces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birth and death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published every five years by the United Nation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基金(编号:12YJC79026)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琼;;基于韦伯与正态分布非线性估计的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2 宋健;李广元;;人口发展问题的定量研究[J];经济研究;1980年02期

3 黄健元;;基于Leslie方程预测的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5 丁峻峰;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6 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7 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J];人口研究;2007年01期

8 蒋远营;王想;;人口发展方程模型在我国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9 蒋远营;;基于年龄移算法的人口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2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宗力;;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杜肖俏;王连峰;;中国老龄化状况的聚类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3 任强;郑晓瑛;;China's grave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oming decad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4 孙艳颖;;我国“内生型”低生育水平预测的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5 张琼;白重恩;;抚养负担、居民健康与经济增长——影响我国县市经济发展的人口特征因素[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6 李通屏;郭熙保;;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屈锡华;初婚年龄分布的Fuzzy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大自然探索;1987年02期

8 翟振武;杨凡;;夸大还是低估——基于不同来源数据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金度经;;1980年代初人口控制论在中国获得学术权威的路径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0期

10 王德文;叶文振;;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立俊;;二十一世纪生育政策决策选择——应尽快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金度经;知识的条件:人口控制论如何获得权威[D];复旦大学;2011年

5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秀梅;影响江苏人口生育率的因素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唐桂庆;1990年代末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邱旭辉;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系数中长期预测模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靳菊春;儒家文化在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静;人口老龄化与老龄服务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国柱;不同生育政策对湖南省人口发展趋势影响的预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赖亮洲;生育权视角下的计划生育政策[D];复旦大学;2011年

9 宿月荣;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特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宋先杰;基于生命表法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建卫;王文娟;楚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年01期

3 查瑞传;关于平均寿命的计算[J];人口研究;1978年02期

4 刘铮;关于人口统计中几个指标的计算方法[J];人口研究;1979年01期

5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6 郭震威;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 方法”的一点看法[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7 约翰·邦加茨,格里菲斯·费尼,郭志刚;生育的数量与进度[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8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9 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J];人口研究;2002年04期

10 丁峻峰;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宗成;陕西省子长县人口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杨倩;;当代中国少子化现状及成因分析[J];今日科苑;2011年10期

3 宋宇婷;王辉;;人口方程的总和生育率的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1期

4 聂沁苑;沣西乡不同时期妇女生育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03期

5 顾宝昌;从2‰生育调查看80年代中国农村生育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03期

6 郭志刚;关于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再讨论[J];人口研究;2005年04期

7 涂肇庆;;生育转型、性别平等与香港生育政策选择[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8 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4期

9 郭志刚;;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5期

10 郭志刚;;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总和生育率的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进;;1949-1953年北京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结构变化[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4期)[C];2011年

2 黄匡时;陆杰华;;中国人口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侯佳伟;陈卫;;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汤兆云;;风险管理中的社会协同问题——基于人口风险管理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卫;;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张文范;;关于发展老龄事业的若干重要问题[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金营;戈艳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需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孙鹏;;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调整的社会学原因[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思宁;;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日本的启示[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10 刘存娣;薛嵋;;目前老年化疗老病人的特点和护理要点[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任德京 陈玮;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尚处“红利期”[N];兰州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玢;人口是发展动力[N];科技日报;2011年

3 早报特约评论员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 余佳;当下有必要对人口政策进行讨论[N];东方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湘、黎蘅 通讯员  刘占锋;粤正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期[N];广州日报;2006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邓红辉 谢庆裕 通讯员 邱俊 黄春红;我省目前仍处“人口红利”期[N];南方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姚自琦;我省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N];安徽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占峰;广东进入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 桂世勋;老龄化是否意味“人口红利”枯竭[N];解放日报;2010年

9 胡宏桃 陈炳澍;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陆昀;未来15年房价下跌可能性很小[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3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郭秀云;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王鑫鑫;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7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文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邓W,

本文编号:2257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257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