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制度对人口行为作用的理论探讨——以中国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发布时间:2018-10-11 09:04
【摘要】:制度对人口的作用方式和程度与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当发生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时,一些旧的制度形式将丧失支持力量和存在基础,新的制度则应运而生。制度对人口的具体作用表现为,促进和抑制人口数量变动、调整人口分布、改变人口结构和维护人口秩序等。不同制度对人口行为和人口发展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差异。政策和法律往往依赖政府机构去落实,甚至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当官方制度目标在推进过程中与民间制度发生冲突时,民众则设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以便减少利益损失。当代独生子女政策即有这样的官民博弈表现,农村尤其如此。
[Abstract]:The function and degree of system on popul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n different periods. When the system changes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me old institutional forms will lose the support force and the foundation of existence, and the new system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concret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to the population is to promote and restrain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quantity, to adjust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o chang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to maintain the population order and so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s on population behavior an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re very different. Policies and laws often depend on government agencies to implement them, even with enormous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When the official system aims to conflict with the folk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advancing, the people try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benefits. Contemporary one-child policy has such a game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跃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2 王跃生;;从同姓不婚、同宗不婚到近亲不婚——一个制度分析视角[J];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3 王跃生;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J];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02期

4 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燕;;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民的分家析产实践——以平遥县A村为个案的考察[J];沧桑;2011年05期

2 赵德芹;;中世纪西欧贵族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的原因新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李钢;陈辉;;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4 李飞龙;;范式转换与问题意识: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研究述评[J];古今农业;2012年01期

5 杨宏伟;汪闻涛;;失独家庭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6 邹兆辰;20年来我国学者对西方史学的理性认识与方法借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冯敏;;试论土家族地区家庭结构的变迁——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孙敏;田孟;钟琴;郑晓园;;社会变迁下的婆媳关系诸态研究——基于鄂东南X村的实地调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9 徐慧清,蔡淑燕;转型期农村家庭冲突的社会学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8期

10 王跃生;;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分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在军;;资本主义初期中西工商业家族继承方式比较[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郭俊霞;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1980-)[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6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文恒;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勤;自我、主体性与村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波;社会转型期农村已婚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车群;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D];复旦大学;2011年

3 周文静;家庭变迁的“合”与“分”[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晓臣;十四世纪的黑死病与英国社会之变迁[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5 李学东;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陈晓凡;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的婆媳关系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洋;循环与继替[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东;颜村家庭养老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黄素梅;回流农村女性的自我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岚;我国当代乡村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跃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南农村分家行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年04期

2 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年06期

3 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02期

4 曾毅,梁志武;中国80年代以来各类核心家庭户的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03期

5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村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06期

6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4期

7 李建民;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3期

8 王跃生;;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5期

9 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忠;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行为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10期

2 铁萍;流动人口行为危险因素调查[J];疾病监测;1999年06期

3 徐建华;;浅谈人口行为与资源、环境之关系[J];西北人口;1989年02期

4 罗潇;;论人口法律行为[J];改革与开放;2010年04期

5 姜涛;;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观[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1期

6 王丰,李中清;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7 王跃生;开展制度人口学研究,推动人口科学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

8 张俊良;;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J];人口学刊;2007年04期

9 陈明立;略论规范公民的人口行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建民;人口发展与人的发展——关于人口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昭河;余泳;陈瑛;;从传统理性到现代理性: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生育行为分析[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廖艳;;民族习惯法对占里人口发展的影响[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跃生;制度人口学再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广涛 特约记者 申晓健 通讯员 孙小华;串起历史与现实的美好“珍珠”[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国风;人口南迁对耕地的需求[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4 葛剑雄;十三亿中国人的来历(上)[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胡中生;透视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行为[N];人民日报;2001年

6 晓宇;人口性别比失衡,,我们该做些什么[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彭希哲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林金芳;走向“开放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三个注重”彰显执政新理念[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姚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所副教授);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全芳;流动人口行为变异及其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宜君;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人口流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63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263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