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兼论人口流动的影响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ging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flow, th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is more complicat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targeted poverty monitoring for the elder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old age poverty should measure the economic condition, physic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population mobility, use the data of China Health and Old-age tracking Survey (CHARLS) to analyze the income of the rural elderly. Three dimensions of health and psychology we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childre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poverty of the elderly, and that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are at higher risk of falling into three kinds of poverty. Elderly people without pension are 22 times more likely to fall into financial poverty than pensioner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项目号:10zd&02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3XNH153)研究成果
【分类号】:D669.6;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强;;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基于“年龄—迁移率”的定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6期
2 胡枫;史宇鹏;王其文;;中国的农民工汇款是利他的吗?——基于区间回归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01期
3 谭深;;人口流动对农村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J];开放时代;2009年10期
4 汪三贵;王瑜;;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农村老年贫困[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周长洪;刘颂;毛京沭;刘越;葛芳;刘佩丹;韩青松;;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结构与空巢特征——基于全国5区县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年02期
6 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7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8 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张玲;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5年02期
9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10 王琳;邬沧萍;;聚焦中国农村老年人贫困化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建家;;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社会心理“扶贫”探析——基于优化人口心理素质的反贫困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丁厚春;姜丽;;“打工经济”效应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王东平;彭建强;闫震;;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4 李仙娥;董利娟;;山西古村镇老龄化发生特点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5 齐晶;;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基于湖北省21个村200份问卷的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高红波;;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相关系数模型及婚姻差异——对中、西部四省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李祥专;;人口老龄化下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蚌埠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8 赵微微;;新时期建立企业顾问制度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9 蔡歂;;城市老年人收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差别——基于上海市区户籍老年人经济状况调查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史薇;;北京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郅玉玲;;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研究——浙西山区的个案分析[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杜鹏;李强;;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1994-2004年[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罗洪菊;;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困境探析——以贵州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东平;彭建强;张素罗;闫震;周宏儒;;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影响的统计学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宋宝安;于天琪;;关于规避人口老龄化引发社会危机的思考[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邬沧萍;王琳;;聚焦中国农村老年人贫困化问题[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刘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卫龙宝;储雪玲;王恒彦;;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立;;转型时期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环境、机制和调控[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谢建刚;抗高血压药物合成及其电纺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发展;我国城市集中养老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永涛;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晓飞;我国未来老年公寓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婧芝;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云云;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6 宋吉东;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经济供养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王淇田;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薛丹;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建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豹;卫新;;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比较与启示[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2 王泽强;;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基于“年龄—迁移率”的定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6期
3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年07期
4 汪三贵;Albert Park;;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与瞄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5 王金营;原新;;分城乡人口预测中乡-城人口转移技术处理及人口转移预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李晓颖;;浅析农村养老方式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1期
7 蔡f ;王美艳;;“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8 阳义南,詹玉平;农村养老谁是主体[J];经济论坛;2003年20期
9 刘昌平;邓大松;殷宝明;;“乡-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经济评论;2008年06期
10 周莹;梁鸿;;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不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松;;近当代人口流动价值观比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杨川丹;;地方政府人口流动政策及其改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4 汤夺先;李静;;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发展的负效应[J];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5 张庆五;;体制改革与人口流动[J];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6 郑信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对策[J];今日民族;2014年03期
7 戴琼瑶;;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问题探析[J];学理论;2014年04期
8 ;读者来信[J];小康;2008年01期
9 郭秀云;;人口流动、利益博弈与非正规城市化之修正[J];理论与改革;2011年04期
10 刘俊彦;;青年人口流动态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颖;;发达国家发展早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比较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2 宋帅;;浅析民族地区人口流动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洋;郑思齐;龙奋杰;;中国人口流动的驱动力及空间差异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杨闯;;论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所面临问题[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周雪香;;明中叶闽粤赣边的人口流动与“客家”名称的出现[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6 赵秀池;;北京市人口流动及居住意愿抽样调查及展望[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7 陈刚;李树;陈屹立;;人口流动增加了犯罪吗?——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秋霞;;省际人口流动对各省市老龄化程度的影响[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张海洋;;中国移动因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的影响和管理需求研究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0春刊03)[C];2010年
10 郑信哲;;人口流动给朝鲜族社会发展带来的喜与忧[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开新;加强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N];人民日报;2010年
2 杨成钢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从均衡视角认识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N];中国人口报;2014年
3 左蓝;人口流动不能忽视儿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4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探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郑真真 林宝 张妍 连鹏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政策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5年
6 俞宪忠;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动因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人口所 郑真真;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傅勇;完全放开人口流动是“万能良药”吗?[N];东方早报;2005年
9 俞宪忠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简论人口流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钟哲 实习记者 王春燕;人口流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彭岩富;我国人口流动及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4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5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华民;论我国人口流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6年
2 徐旭;中国转型时期的人口流动[D];厦门大学;2007年
3 罗一荣;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法制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燕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周晓莲;西北地区人口流动的经济福利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杨亮;城市化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农村的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状况[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钱程;我国省际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王勇;京津冀人口流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柯贤和;大沐浴村人口流动与文化样式选择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利文;新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问题的对策分析[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2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29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