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灰色增量模型及其在哈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Abstract]:Population forecas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revision of 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tatistical data of Harbi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rom 1991 to 2011, a grey increment model with weakening operator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Harbin city from 2012 to 2030 is forecasted.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Harbin will reach 11.1181 million people in 2030. And the tot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addition,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mmon grey increment model, it shows that the grey increment model with weakening operator is more accurate and beneficial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regional land use.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3046)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A201015)
【分类号】:C924.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门可佩;唐沙沙;蒋梁瑜;刘静;;基于新优化灰色模型的江苏人口发展预测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崔杰;党耀国;刘思峰;;基于新弱化算子的GM(1,1)建模精度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凌云;人口预测的灰色增量模型及其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孙玉刚;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孜军;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及其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1996年03期
2 彭建政;何广杰;周灵源;;灰色聚类方法在建筑结构鉴定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梁本亮;刘建新;;基于灰色关联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子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5 项伟;周加来;;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程亮;;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孙洪美;焦传兵;李永胜;张蒙蒙;臧德奎;;山东省紫薇品种观赏价值的灰色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刘国璧;袁宏俊;孙群;孟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刘翔110m栏成绩预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潘友仙;过建春;;海南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肖懿群,唐家驹;灰色预测超前质量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玉顺;;临川县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施式亮;伍爱友;;GM(1,,1)模型与线性回归组合方法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作亚;卢秀山;陈永奇;;附有指数系数的灰色模型及其在实时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静;;消防指挥决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张欣海;李智毅;王建锋;;灰色聚类方法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6 敖文波;夏斌;胡光道;;模糊综合评判在航空伽玛能谱参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梅波;;三比值法与灰关联分析法在色谱分析技术中的运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蔡求源;崔斌;乔辉;;气象因子对万寿西宫子站周边空气质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9 胡永梅;;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10 闵瑞;肖新平;;武汉市高新区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黄光东;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稳定性建模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魏晋宏;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雷军;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冯启高;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黄小荣;光电子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优化与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丹;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鸿X;矿山企业生产成本模块化管理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宇轩;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科;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6 叶公伟;基于模糊优选的PPP项目特许权决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井锋;大连市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新艳;企业持续成长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庞大芳;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及其在屯兰矿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10 雷康;软土路基沉降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友,赵佳宝,刘春林;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性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岐山,高相斌,姜元章,邓聚龙;应用灰色方法的误区[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罗党,刘思峰,党耀国;灰色模型GM(1,1)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8期
4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米传民;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3期
5 李万绪;;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1990年03期
6 梅振国;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1992年05期
7 唐五湘;灰色绝对关联度的缺陷[J];系统工程;1994年05期
8 张绍良,张国良;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系统工程;1996年03期
9 李明凉;灰色关联度新判别准则及其计算公式[J];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10 赵艳林,韦树英,梅占馨;灰色欧几里德关联度[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劲军;人口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4年03期
2 余澄扬;;利用指数、函数进行人口预测的方法[J];西北人口;1981年04期
3 李录德;1970—2000年亚太地区部分国家人口预测及年度增长率[J];人口学刊;1989年04期
4 段成荣;多区域人口预测理论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讲习班在北京举办[J];人口研究;1991年01期
5 原新;新疆人口预测与控制探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亓昕;北京未来流动人口预测方法探讨及发展趋势[J];人口与经济;1999年03期
7 黄宝凤;中国人口增长:过去的演变和未来的预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刘金塘;新世纪东、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环境[J];人口与经济;2000年03期
9 佟会新,马斌;佳木斯市城区21世纪初人口预测[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3期
10 何朗,成浩,王宗跃,朱慧颖,黄樟灿;基于遗传程序设计的单因素人口预测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长顺;沈银花;魏利胜;;基于优化GM(1,1)模型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钱紫华;何波;;从《人口规程》到重庆市区县规划实践[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安和平;;中国人口预测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尹克新;荣雅君;;灰色动态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6 王世忠;刘卫东;曹振宇;张恒义;;基于GA-BP的我国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研[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门可佩;蒋梁瑜;朱鸿婷;;2008-2050年中国人口预测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建国;;我国省际区域差异的五大特征[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杨俊;杨钢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镇人口修正研究——以湖北省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侯佳伟;陈卫;;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刚;中国在人口预测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N];中国人口报;2011年
2 记者 严恒元;欧盟人口预测报告称 欧盟人口2040年将达5.26亿[N];经济日报;2011年
3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王学义 曾祥旭;人口预测及其研究现状[N];中国人口报;2008年
4 ;理性地看待人的理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郑真真 王广州;我国数理与统计人口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江金骐 本报记者 甄宏戈;13亿:是资源不是负担[N];华夏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刁新建;第13亿位公民的到来提醒我们……[N];辽宁日报;2005年
8 钟华 周方亮(作者系市人口计生委工会主任、规划统计科副科长);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N];咸宁日报;2005年
9 高书生;人口老龄化:没那么严重[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记者 王安丽 吴玉锋;赵焕之:努力完成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任务[N];驻马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金度经;知识的条件:人口控制论如何获得权威[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茹;基于MATLAB的人口预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新明;县域人口预测及其老龄化社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朝勇;队列要素法与浙江省人口预测[D];浙江大学;2003年
4 但涛波;中山市外来人口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强;人口系统模型及人口状况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承强;超低生育水平下的山东省区域人口发展态势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文雪;包头市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田磊;郑州市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陈f 源;湖北省人口中长期变化趋势灰色组合模型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10 许岩;大连市金州区人口承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9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2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