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大都市多中心空间人口集聚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17 17:52
【摘要】:外围中心的集聚力不足是引发人口疏散乏力、空间建设无序等大都市"城市病"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探寻提升外围中心的集聚力关键路径,文章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外围中心集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指标权重和北京市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相结合,对未来几年各区县人口集聚趋势进行初步判断。研究表明,前期发展优势和土地资源约束对人口集聚力的影响均十分显著,政策、体制等外生集聚力对城市发展新区的影响更大,内生集聚力最大的城区依次是朝阳、海淀、大兴、昌平和通州,内生集聚力最小的依次是门头沟、石景山、东城和西城,政府需通过政策、体制等外生力量提高城市发展新区的外生集聚力。
[Abstract]:The insufficient concentration of peripheral centers is the key factor to cause urban diseases such as weak population evacuation and disorder of spac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key path to enhance the concentration of peripheral cent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by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ombines the index weight with the latest statistics of Beijing in 2011.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next few years is preliminarily judg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land resource constrain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policy, system and other exogenous agglomeration forc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new areas. The urban areas with the largest endogenous agglomeration are Chaoyang, Haidian, and so on. In Daxing, Changping and Tongzhou, the lowest endogenous agglomeration is in order of Mentougou, Shijingshan, Dongcheng and Xicheng.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城市建设与“城市病”治理(12CRK022) 北京高校2013年“青年英才计划”,(YETP1322) 国际关系学院中央科研业务费,大都市空间格局的测度、演变与评价(3262013T17)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卡;张小林;;南京市人口空间变动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2 王春兰;杨上广;;中美大都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郊冲突比较研究——以上海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3 高向东;王宇;;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原新;王海宁;陈媛媛;;大城市外来人口迁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1年01期

5 徐玮,宁越敏;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流动人口动力机制新探[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6 翟振武;侯佳伟;;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萌萌;王亚华;柴明堂;李大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2 耿慧志;沈丹凤;;上海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影响机制[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3 李和平;章征涛;;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被动郊区化[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4 李健;宁越敏;石崧;;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

5 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6 李和平;章征涛;王一波;;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城市郊区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7 毛窈;;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生活发展和空间演变[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刘祥;王茂军;蔡嘉斌;贺梦晨;;2000~2010年北京都市区外来人口的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10期

9 袁新敏;;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10 王瑞平;武俊青;;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现况[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洪鑫;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况及优质服务干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2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郭秀云;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孟庆洁;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岩辉;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朱眉华;困境与调适:乡城流动家庭的抗逆力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鹏;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规律及预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百新;奥运会世博会对北京上海两市流动人口变动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王宏艳;人力资本空间集聚过程、机理及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晖;三大经济区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特征、成因及管理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冯伟芳;通过服务管理帮助新居民尽快融入新环境[D];复旦大学;2009年

6 叶舒静;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牟宇峰;上海市宝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慧;流动农民户口迁移现状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邢杰;北京市居住地与工作地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许慧;广州成组城市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2 张善余;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发展的新特点——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初析[J];城市问题;2002年02期

3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4 张文新;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1期

5 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J];地理科学;1999年06期

6 高向东,吴文钰;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7 李银华,张成格;对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地成因及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宋迎昌,武伟;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J];经济地理;1997年04期

9 李培;;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09年01期

10 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通讯员;;迅速转移工作重点勇攀世界体育高峰——北京市召开一九七九年体育工作会议[J];体育博览;1979年02期

2 李mm;;北京 刘士雄(黑先胜)北京 柳玉栋(1980年12月28日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中炮过河车对左马盘河[J];棋艺(象棋版);1981年03期

3 ;p毫艘籔 落水的小女孩[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07期

4 黄泽全;;体育是智育发展的基础——访北京市一○一中学[J];体育博览;1982年02期

5 杨静宜;刘绍曾;;一朵体坛新花——北京市伤残儿童体育活动简介[J];体育博览;1986年02期

6 ;给爸爸妈妈一句话[J];父母必读;1986年06期

7 朱丽;;北京市政新建设[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9年11期

8 崇惠友;;北京市第二届少年儿童国际象棋大赛落幕[J];体育博览;1992年04期

9 ;北京教育发展的新里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北京市教委2月15日举行挂牌仪式[J];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03期

10 ;本刊评出’97北京市统计十大新闻[J];北京统计;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七虎;郭东军;陈志龙;;关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探讨——城市地下物流系统[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首批中医骨伤名师——吴定寰[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雪瑞;王秀兰;冯仲科;;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扩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静;柴彦威;;休息日与工作日居民购物时空间决策因素及差异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红;杨树红;;北京地区住宅室内空气干湿状况及相关能耗调查[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孙琳;;北京市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结果初步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许德明;;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猝死117例分析(摘要)[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8 姜庆寰;修济刚;郭大庆;宋伟;洪少峰;;《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与审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陈同顺;;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评判及对策[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10 赵莉;;北京市外来人口肺结核病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组稿 李立波;建设宜居易行城市[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通讯员 杜贵斌;嘉祥打造山水相融生态宜居城市[N];济宁日报;2011年

3 记者 庭君邋通讯员 耿艳;高港纪检监察举报箱设到人口集聚区[N];泰州日报;2008年

4 白雅童 马朝丽;引进高水平规划队伍 提高县城设计水平[N];河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飞;龙泉美景入画来[N];金昌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叶辉 通讯员 孙陈超 王冬牛;店口:江南小镇的城市化之路[N];光明日报;2010年

7 刘智文 徐景霞;同心同德 共创辉煌[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孙斌 徐霞;京城汽油已达国Ⅲ标准[N];华夏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毛学农;北京安徽会馆修复初步意向形成[N];江淮时报;2005年

10 记者 赵凤华;北京市教委工业促进局共建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彭剑波;公共生态空间私用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夏林茂;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李莲芳;北京市地表水体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刚;北京市开发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微观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董雪玲;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源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李晓京;北京山区森林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黄利新;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伟;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10 崔一梅;北京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强毅;北京市儿童少年业余游泳俱乐部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高立武;北京市老年大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乔丽;再生水农田灌溉生态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薇薇;北京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倩;北京市鲜切花出口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张云;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7 兰艳丽;北京市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刘莉娟;北京市城八区残疾人从事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9 陈文倩;北京市体育用品展览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郭玖玖;京沪穗三市一日交流圈划分及其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8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38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