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1 18:40
【摘要】:自1982年起,计划生育政策就被确定为我国人口发展政策方面的基本国策被长期稳定下来,并长期作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与重点。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关注其发展与变化。本文以2016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变革作为研究视角,运用问卷及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研究,借用图表及数据,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相结合起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观察人口变化的规律,研究当下生育新政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力资源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理论性预测分析。文章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厘清全面二孩政策、人力资源及其可持续性、人口的红利、过剩、负债及其再生产等相关概念,把研究主题与渐进政策分析模型、人力资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适度人口和人口均衡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男女出生比例失衡为主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凸显,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低生育率难以回升,经济下行的压力,养老金空账危机,独生子女问题多、失独问题严峻,人口形势与人口安全问题突出等系列二孩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分析全面二孩给人力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缓解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问题、优化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与代际结构,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增强未来家庭养老功能、缓解子代赡养老人的压力,促进人力资源的积累、存量保全、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再次,重点以全面二孩政策的执行效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人力资源未来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分析当前我国全面二孩政策这一生育新政产生的消极影响:加大家庭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加剧人对资源环境的竞争,未来就业问题会趋于严重、引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未来过剩的人力资源会对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压力。最后针对消极影响,思考完善二孩政策的对策:完善全面二孩的扶持政策、观念引导与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管理、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抑制人力资源过剩。综上,本文的研究内容:从研究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带来的社会压力、新政推行的利弊等方面切入,深入探讨怎样从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发展经济等方面规避新政给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带来的损伤及不利影响,并借由图表数据构建分析,重点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力资源产生的影响,为解决全面二孩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完善全面二孩政策的保障机制问题提供新思路。
[Abstract]:Since 1982,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and has been the focus and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for a long time. Scholars in many disciplines are concerned about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reform of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2016, this paper uses questionnaires a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and combine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ith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by using charts and data. Through the census data to observe the law of population chang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Policy on Fertility, and makes som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on human resources. The article first carries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Secondly, it clarifies the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human resources and its sustainability, population dividend, surplus, debt and repro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topic and progressive policy analysis model, human capital theory, Maslow's hierarchy of demand theory, etc. The theory of moderate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balance is closely combined; The imbalance i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whic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labor force is prominent, the minority children become more numerous, the population is aging, and the ratio of boys to girls is imbalance, the policy of single two-child is not as expected, the low fertility rate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the downward pressure of the economy, the crisis of empty pension accou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ries of two-child policies, such as the multiple problems of one-child, the severe problem of losing independence an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population situation and population secu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second-child on human resources: alleviating the imbalance of human resource structure. We should optimize the quality structure and intergenerational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 reduce the appearance of families without independence,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future families to provide for the aged, relieve the pressure on children to support the elderly, and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preservation,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Thirdly,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aiming at the negative growth of China's human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new policy of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in China: increasing the input cost of family human resources, intensifying the competi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will become serious in the future, which will lead to the relative surplus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excess human resources will put pressure 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inally, in view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two-child policy: perfect the supporting policy of the two-child, guide the idea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llocate the public resources rationally, and adopt the effective policy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evelop the economy, expand employment and curb the surplus of human resources. In summary,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from 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the social pressure brought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eal, and so on, the in-depth discussion from the social security, public policy, public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other aspects avoid the damage and adverse impact of the New deal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t data,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on human resources. 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solving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perfect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policy of comprehensive second child.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24.21;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苗,黄育云;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与管理[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2 关涟涟;德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价值与应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魏奋子,彭宝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金荣波,邢德琪;浅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李勇;现代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张成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理论界;2001年05期

7 李明英;试论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易丹;人力资源培养对策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周婧;人力资源权益会计[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许惠雅;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利芬;黄漫容;叶新梅;劳雪英;张振路;;新形势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孙静;钱皎月;;人力资源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巧荣;杨生宏;;煤炭企业如何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录生;田秋生;余远生;;关于开发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焕玲;;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6 黎健;;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稳定[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许庆林;;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萧鸣政;步星辉;肖志康;;政府、企业、学界三方互动共商人力资源事业大计——港澳台大陆人才高峰论坛暨2008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综述(代序)[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睿娟;李俊亭;;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思考[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虹茹;华雅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童玉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若干政策建议[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全国人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事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 朱从明;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高书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迪;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旷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广西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 记者 张红艳;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N];菏泽日报;2008年

7 贵州华能焦化制气股份有限公司 熊家勤邋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刘利臻 王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揭牌[N];中国人事报;2009年

10 记者 郑勇;冀京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铮;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许亚宁;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聂会平;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田志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与提升:组织绩效杠杆模型的视角[D];同济大学;2006年

8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梁顺霞;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测评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俊策;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马天舒;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伟;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丁乐;海关人力资源环境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赵淑丹;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刘栩;D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计分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亚;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玲;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赵俊;山西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院林;云南盐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47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47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