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improve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 two are food and other goods and services. Residential and household equipment items are in the latter two. The grey forecast GM (1 / 1)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2012-2016, 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predicted value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米传民;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3期
2 马晓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探[J];辽宁经济;2004年06期
3 黄佐敇,黄健元,陈龙真;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6期
4 孙玉刚;党耀国;;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15期
5 王森;;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数据[J];西北人口;2010年01期
6 包玉香;李子君;;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消费的影响研究[J];消费经济;2012年01期
7 晁思达;;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晶晶;;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2 要薇;;生产性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田志峰,赵贵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崔丽;徐亚丽;;浅析养老院养老在中国的发展[J];才智;2011年04期
5 毕红静;蒲新微;;关于吉林省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几点认识——基于养老意愿的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杨艳;危珊珊;;老龄化与男女同龄退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熊必俊;中国养老基金缺口及对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施潇涵;;浅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J];财经界;2010年11期
9 张国英;;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老龄化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文政;;老龄化背景的农村养老保障策略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思宁;;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日本的启示[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李晓霞;;石家庄市社区养老初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熊必俊;;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A];积极老龄化战略与高智力老龄人才资源开发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曹明霞;党耀国;张敏;王瑞;;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正负性问题的研究及其改进[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米传民;刘思峰;党耀国;;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出头理子;;老年人与教育——中日终身教育比较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8 杨攀;高长水;陈传文;;SiCp/Al复合材料精密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寻;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石斌;南京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崔杰;灰色不确定系统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可;矩阵型灰色关联分析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姚发展;我国城市集中养老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董正林;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静;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与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建设[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之灿;长沙市城区老年人户外公共休憩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静;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解晓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珊珊;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秀娥;我国老年保障的整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继瑞;反向建模方法在循环流化床床温参数建模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振国;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1992年05期
2 赵艳林,韦树英,梅占馨;灰色欧几里德关联度[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3 王清印,赵秀恒;C型关联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5 张霞,原新;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后果[J];南方人口;2002年01期
6 马晓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探[J];辽宁经济;2004年06期
7 苟晓霞;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财会研究;2000年10期
8 张再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J];南开学报;2000年01期
9 徐涛;;老龄化与消费需求[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7年02期
10 姜向群;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彦君;刘引鸽;邓昕;;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陶立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J];科学决策;2006年04期
3 袁蓓;郭熙保;;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年11期
4 黄志坚;;江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5 章倩;;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1期
6 于长永;;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11期
7 晏月平;廖炼忠;;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周娟萍;;人口老龄化:一个应该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J];宝鸡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章晓英;黄玉林;;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3期
10 王若曼;;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转型关系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海勇;;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趋势与对策研究[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2 关工委;;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人口老龄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春杰;;西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5 曾文针;;关于桂林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明立;陶斯文;;人口老龄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何冰皓;;迎接新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快发展江苏老年服务事业[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8 曲卫国;;柳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擎国;;典型时期的人口老龄化与现实的宏微观对策[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10 曹景椿;;辽宁省在振兴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朝阳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陈颖;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郑志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5年
3 刘红敏;抓住机遇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杨林林;如何面对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N];经济日报;2000年
5 记者 于丽雯;无锡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N];无锡日报;2006年
6 记者 张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梅影;人口老龄化挑战亚太地区[N];国际金融报;2005年
8 记者 石长鸣;我市步入人口老龄化行列[N];黄石日报;2006年
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李仲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8年
10 刘坤亮;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刘平;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6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杨;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王超;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梁悦颖;中国四川省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陆熠;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李s,
本文编号:2353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5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