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

发布时间:2018-11-27 09:05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快,城市更换频率高,频繁的空间流动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基于东部6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空间流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决定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和在城市居留时间长短的因素。研究显示:从个人因素来看,外出年限、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的决定因子。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家属随迁状况、收入、就业行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状况与否、与当地的社会关系等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在某一城市居留时间的长短。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特征及个人与流入城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城市融入能力越高,空间流动速度越慢,在城市居留的时间越长。
[Abstract]:The speed of space flow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s fast, the frequency of city change is high, and the frequent spatial flow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6 cities in the ea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mo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migrant population after entering the city,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speed of spatial mig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factors, the years of going out,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the speed of spatial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status of family migration, income, employment industr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old-age insurance, and social relations with the local will affect the length of residence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a certain city.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nflow into the city reflect the a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The higher the ability of urban integration, the slower the speed of spatial flow and the longer the residence in the c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部地区流动人口融入不同城市的差异性研究”(4090108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化对我国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重塑及其作用机理研究”(41001094)的资助
【分类号】:C922;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3 朱海燕;北京市外来人口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01期

4 姚华松;许学强;;西方人口迁移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5 朱宝树;上海市流入人口滞留态势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3期

6 马瑞;徐志刚;仇焕广;白军飞;;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职业流动、城市变换和家属随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益峰;;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反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阿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制度创新互动[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3 葛晓鳞;田丽;;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江静;胡顺强;苗伟东;;北京近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以来广营村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刘立;非北京应届毕业生进京指标制度改革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胡爱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4期

10 程贯平;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郭其友;;居民劳动要素供给行为变迁的制度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叶建亮;;歧视性公共产品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对户籍制度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宋金芝;;城乡统筹就业[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飞勇;;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冬梅;蔡文伯;;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4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5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许秀川;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蒲婷婷;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振宇;诸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曾沛源;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银桥;新市民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伍国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明香;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沈公韬;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制制度变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忠;;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2 宋月萍;;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3 王广州,童玉芬,陆杰华;北京流动人口滞留时间及影响强度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年02期

4 赵延东,王奋宇;当前我国城市职业流动的障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4年05期

5 张晓青;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述评[J];人口学刊;2001年03期

6 朱宝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研究;1997年05期

7 王桂新,沈建法;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1年01期

8 张文新;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研究;2002年04期

9 白南生 ,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04期

10 蔡f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路芳;;北京市“城中村”改造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J];新视野;2010年02期

2 黎明泽;;浅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认同“内卷化”——以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陶斯文;;四川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探析[J];四川省情;2008年11期

5 陈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豆小红;黄飞飞;;从冲突到融合——“知识型准移民”的路径选择[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7 李若建;广东省在业人口职业结构时空变迁及人口流动过程中的职业流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1期

8 乔观民,刘振宇;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人口空间流动态势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瑜;王传胜;樊杰;;外部性作用下广东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丽 徐乃瑞 匡丽荣;西部开发要搞好劳动人口迁移[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强;西部地区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赵波;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及管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60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60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