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8 21:12
【摘要】:新生代流动人口日渐成长为流动人口的中流砥柱,在流量、流向、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代表着人口流动迁移变动的新趋势,在家庭化迁移的流迁模式、在流入地居住长期化的趋势等方面均表现得更为突出,其社会管理模式亟待随群体特征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推进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创新,不仅面临流动人口管理中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而且存在特殊性、差异性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观念认识上的差异与误区、梦想现实间的冲突与张力、制度政策上的缺位与滞后等。因此,在推进思路上,应着重强调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研究群体特征,持续改革创新、消除制度障碍,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积极培育公民精神。
[Abstract]:The new gene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growing up as the mainsta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structure and so on represent the new trend of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migration. The trend of long-term residence is more prominent, and its social management mode needs to be upd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To promo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t not only faces the problems of universality and commonal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ut also has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f particularity and difference. It mainly shows the differen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concept, the conflict and tension between dream reality, the absence and lag of system policy, etc. Therefo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multi-angle, multi-level analysis and study of group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eli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and active cultivation of civic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基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年03期

2 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年02期

3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乃峰;;浅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第二代”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3 翟玉建;贾俊民;;关于农民工名称的冷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4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5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6 张敏;;农民工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7 刘葳葳;安和平;;新生代农民工工资诉求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基于河南3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8 魏顺宝;;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9 赵天睿;王平达;;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10 侯慧丽;李春华;;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私营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群体——一种农民工研究视角的转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刘成斌;;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中地方与国家的衔接——以浙江省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罗丞;;新生代农民工失范原因及形成机制:基于制度分析的发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7 任留燕;石向实;张锦琳;;杭州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配倾向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8 黄剑波;;“承认的政治”与信仰生活——以一个民工基督教会为个案[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9 夏永祥;王常雄;;利益诉求与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基于S市的调查和EVH模型的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2369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69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