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技术的区域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Abstract]:The study on functional zoning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olve the macro and region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tak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s the basic unit. The scale of the research involves the national level, provincial level and city and county level, and less involves the population functional zoning of the urban circle. Taking Wuhan urban circ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ing the tradition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unction area based o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s the refer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spatializ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population data, and taking the superposition analysis result of the population data and geographical data as the basic basis, By establishing the decision tree of popul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water body and elevation, a new path of population function zoning is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population function zoning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sult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unction zoning based 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he result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unction zoning based on population data spatial technolog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er on the whol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first, many index calculations are abandoned in the partition method; second, the accuracy of the partition is strengthened; third, the 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statistical data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data is more advantageous. It has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n the functional zoning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a specific region, and provides a way of thinking for realizing more objective and more useful plann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CRK001)“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人口分布与迁移及其调控研究”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叶宇;刘高焕;冯险峰;;人口数据空间化表达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2 江东,杨小唤,王乃斌,刘红辉;基于RS、GIS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3 秦尊文;;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J];系统工程;2005年12期
4 杨艳昭;封志明;;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5 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课题组;;建设国家生态屏障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于内蒙古、甘肃等8省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J];人口研究;2008年02期
6 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课题组;;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 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7 陈家华;沈续雷;;关于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若干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8年05期
8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J];遥感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志雄;基于RS与GIS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冰;基于遥感和GIS的高分辨率城市人口密度模拟[D];西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雅楠;仝纪龙;袁九毅;陈振华;;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性的定量判别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2 王汶;付文静;鲁旭;;基于多重分类平滑法的人口数据格网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3 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4 石淑芹;陈佑启;李正国;杨鹏;吴文斌;姚艳敏;李志斌;;基于分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单产空间化模拟——以吉林省玉米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李香颜;刘忠阳;李彤霄;;淹水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6 程晓亮;吕成文;;地形因子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韩平;程先富;;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4期
8 董立峰;李德一;;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经济联系分析——以滨州市为例[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范荣双,张清浦,刘纪平,王亮;电子政务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空间服务架构[J];测绘科学;2005年01期
10 吴桂平;曾永年;邹滨;齐庆超;杨松;;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彬;;基于3S技术的坝上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蔡红艳;张树文;杨久春;;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区-以吉林省为例[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红辉;江东;杨小唤;罗春;;遥感支持下的全国1KM格网GDP的空间化表达[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安和平;李蓓;王润成;;加快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思考[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董姝娜;姜鎏鹏;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基于RS与GIS的口前镇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Qingsheng DONG;;The Recent Progress of Wave Propag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in China[A];Radio Science in China 1998-2001[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王鹏翔;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天放;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勤科;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左伟;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一梅;基于现代技术的河道浅滩演变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9 梁艳平;基于GIS的统计信息分析与辅助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莉芬;武汉城市圈金融排除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游小敏;资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玉民;我国粮食种植业保险气象灾害损失核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海;基于GIS城市人口日动态分布模拟[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静;基于栅格数据的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秀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周小平;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的GIS表述[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文娟;中国农牧交错带及其人口分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发曾;城市人口估测——多光谱遥感影像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0年03期
2 田新光;张继贤;张永红;;利用QuickBird影像的阴影提取建筑物高度[J];测绘科学;2008年02期
3 金君,李成名,林宗坚;人口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4 唐新明,李莉,季小燕,王东华,商瑶玲,刘建军,宋鸿运,李力勐,廖安平,翟勇,严荣华;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2年06期
5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史文中;人口密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模型[J];测绘学报;2003年04期
6 陈进,王健;长江与黄河历史洪水对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4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3期
8 王士武;洪水风险区主流线自动辨识模型[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07期
9 闫庆武,卞正富,赵华;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10 孙绍骋;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松涛;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2 盛宇;中小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马晓霞;地理格网参照下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田建林;基于QuickBird影像的景观信息获取及景观格局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杨圣军;基于RS与GIS的黄水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枫;基于GIS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亮;邓文胜;;基于GIS的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2期
2 陈楠;王钦敏;林宗坚;;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空间数据挖掘在人口学领域应用的实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4期
3 王汶;付文静;鲁旭;;基于多重分类平滑法的人口数据格网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4 林盛中;郑玮钧;;论黑龙江省人口分布及科学引导[J];人口学刊;2009年05期
5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布仁仓;王安鹏;;岷江上游人口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6年11期
6 廖一兰;王劲峰;孟斌;李新虎;;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一种方法[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7 杨宁;;基于GIS的人口反演及空间归位初探[J];城市勘测;2009年05期
8 刘建华,叶文振;我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张岸;齐清文;;基于GIS的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10 高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与前景[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军;张小雷;岳健;吴世新;;新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钟德勋;100∶100 厦门男女性别比例均衡[N];厦门日报;2006年
2 刘艳 田家鹏;未来5年,厦门“添丁”50万人[N];厦门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亦中 通讯员 方定信;查房知人 查人知住[N];长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奇锋;人口普查科学利器显功夫[N];广东科技报;2011年
5 记者 蒋凌;国家人口委 调研我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N];兰州日报;2010年
6 吴长金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乘“数字南昌”建设东风 促人口计生信息化大发展[N];南昌日报;2010年
7 记者张庆华 通讯员李晓英;州直人口普查准备工作进展有序[N];伊犁日报(汉);2010年
8 张来成 王慧艳;各地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做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来成 通讯员 蔡军 田晓燕;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张吉;太仓市创新举措促进宣教工作[N];中国人口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军利;基于组件技术的人口统计GIS设计与功能实现[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京;基于空间化的区域人口压力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真;基于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与人口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雅雯;基于GIS的辽宁省人口集聚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英;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的定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袁长丰;基于GIS人口统计信息分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宏伟;基于GIS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白海超;河北省近十年0岁人口组性别比的初步估算[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9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