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排斥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6-19 16:40
【摘要】:在性质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因此,应遵循民族问题"社会化"的研究思路,借助社会排斥理论的主要观点,设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分割性劳动力市场排斥、差异性政策排斥、层级性社会分层排斥、冲突性文化排斥等方面,分别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就业和相对贫困问题,权利保护和社会参与问题,族际交往和社会支持问题,宗教信仰和社会认同问题等。并且,以社会政策创新为实现路径,提出消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排斥,推进其城市社会融入的对策思路。
[Abstract]:In nature, the problem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a special social problem which is caused b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thought of the national "socialization" should be followed, and the analysis frame of the problem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should be designed with the aid of the main point of view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ex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nd relative pov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faced by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xclusion of the split labor market, the exclusion of the differential policies,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society, the conflict of the cultural exclusion, etc., respectively.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religious belief and social identity. In addition, with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policy a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t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of resolving the social exclusion of the minority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MZ043) 南开大学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问题及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KZXB1138)阶段成果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林刚;论社会排斥[J];社会;2004年03期

2 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3期

3 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贫困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4 王凤丽;;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状况的问题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四个重点片区流动人口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红圣;施勇;;劳动力市场排斥的社会学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秦启文;吴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3 秦莉;;从社会排斥视角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8期

4 孙远太;;消费社会的分层逻辑:一种研究取向[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5 许琳;张艳妮;;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鲍威;;继续教育对改变弱势群体边缘化地位的效用——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的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7 王磊;;高级时尚杂志对女性的表现与消费[J];今传媒;2008年07期

8 聂洪辉;;对农民工歧视的社会学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希;;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排斥研究综述[J];才智;2011年01期

10 李保平;;关注社会和谐的多维视角——西方社会排斥概念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J];长白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安;魏建;;法律执行与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效果的评价[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慧;;从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看艾滋病的社会排斥问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军;刘小珍;;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性排斥:廉租房评估制度的反思与重建[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方巍;;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视角的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铁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盛志宏;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柱;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瑞妮;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倩;消费文化下城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荆佶;基于青年消费心理的家具产品设计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琳;论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顾雪勤;大学生失业的影响及社会救助措施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浩池;转型期零工的社会融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栾美薇;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现状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王佳;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文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刚,刘敏;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流动度和净剩余度——以甘肃东乡族苜叶里社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流动状况为例[J];东南学术;2003年03期

2 周林刚;社会学视野中农业劳动力流动决策的理论模型——对甘肃省东乡族苜叶里社区的调查[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熊丽英;中国贫困文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白友涛;陈峗畅;;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以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J];回族研究;2007年04期

5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韩芳;柴梅;;社会转型期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特征与政策启示——以乌鲁木齐市二道桥社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2期

7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J];岭南学刊;2003年01期

8 刘纯彬;张晨;;天津市回族外来人口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9 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10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孙璐;;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J];理论月刊;2006年11期

3 景志铮;郭虹;;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社会排斥——成都市社区个案研究[J];西北人口;2007年02期

4 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J];战略与管理;2004年01期

5 黄叶青;;社会排斥视角下移民问题研究:理论发展与欧洲实践[J];西北人口;2011年03期

6 易成栋;制度安排、社会排斥与城市常住人口的居住分异——以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7 王桂新;王利民;;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黄相怀;;让所有人都生活在阳光之下[J];中国报道;2009年07期

9 钱正荣;;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视角及路径探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9年12期

10 伊格纳西·萨什,陈思;人口、发展与就业[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勇;;贵州省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报告(内容提要)[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苑雅玲;阮红薇;;人口均衡与社会发展——“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人口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瑜;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合[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2 黄匡时;社会融合视野下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09年

3 邢晶晶;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0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0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