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基于西部11个省会城市的时序和截面数据

发布时间:2019-08-10 08:06
【摘要】:文章选取11个省会城市2003~2012年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时序和截面两个角度对西部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双向互促对策促进新时期西部城市人口与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main index data of popul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of 11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from 2003 to 2012,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wo-way mutual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western cities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12BRK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与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研究”(13BMZ084) 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NGY20140145)
【分类号】:C924.24;F1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晓荣;栾敬东;刘鹏凌;;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2 韩秀兰;;基于ELES模型的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3 朱改玲;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检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4 李兵;1949年之后中国的人口、食物、知识与制度[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5 刘育红;李忠民;张强;;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宝鸡市扶风县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郑晔;;农村投资结构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金营;;Family Planning Policy Resultsin Lower Population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7年02期

8 张彬斌;;新中国60年人口发展轨迹:兼谈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9 李兵;生育行动的结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方倩;;对“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客观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通屏;;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赵栋昌;周腊梅;;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及其转移的绩效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罗洪菊;;论结构性失业的现状与原因[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娅;曹婕;;试析毕节试验区发展20年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以黔西县为个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柯文静;;近年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丁长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思考[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原华荣;;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静;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罗序斌;地方高校新区建设债务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谭军;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莹;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婧;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霞;绿洲人口变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连霞;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燕;内蒙古人口承载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郭鹏;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琼;中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陈长英;广西现代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英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对房地产业发展影响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陈限限;关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福林,祁建杰;人口与经济融合,计生与发展互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2 黄永杰;“人口众多”与 “地大物博”新论[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年11期

3 ;《人口与经济》2003年总目录[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4 廖昌晖;贵州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4年S1期

5 胡苏平;;构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机制 推进人口计生事业跨越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2期

6 王如怡;;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口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个案[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姚卿;;珍惜人口计生工作难得的机遇期[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9期

8 何楠;;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2期

9 吴静;;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统计;2007年03期

10 翟振武;;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晓雯;;人口,和谐四川链上的重要一环[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连霞;马定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洪涛;赵恒波;郭亚军;;沈阳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以创先争优促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A];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C];2012年

6 郭斌;;近十年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如怡;;构建和谐社会人口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个案[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相利;庄海燕;;基于统计数据分析的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9 ;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 创建省级特色社团[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王金营;戈艳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需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利春;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张瑞;市人口计生委以全委会精神统领计生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3 孙宏波邋石晶岩;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人口计生工作[N];吉林日报;2007年

4 谢颖;从人口角度透视俄罗斯经济发展态势[N];远东经贸导报;2006年

5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周长洪;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王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山西省平定县县长 王银旺;从全局出发谋划推进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屈强 宝塔区计生局;关于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的思考[N];延安日报;2010年

9 省人口和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章文彪;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N];浙江日报;2010年

10 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飞;划分人口功能区 建设美丽五大连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大森;科技、人口、土地互动机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戴慧宇;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林凡元;山东省人口与经济互动机理及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永奎;太湖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1990- )[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姑丽巴合尔.阿不力米提;新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宇;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娜;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海峰;清代云南人口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勇梅;怒江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纪丽萍;天河区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25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25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