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经济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13 10:40
【摘要】:依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分类比较方法,选取人口经济学中的9项指标,研究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发展水平和差异。1990—2010年的二十年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净迁出大量增加,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文化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少数民族在业人员多分布在低端行业和职业,发展水平和差异较大。针对现状,提出相关的民族教育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1990, 2000 and 2010 censuses, nine indexes in population economics a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difference of cultural quality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In the 20 years from 1990 to 2010, the net mi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popul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ultural hierarchy has also chang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most of the ethnic minority employees are distributed in low-end industries and occupations,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ces are larg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olicy of ethnic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HB-Z1021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巍;“人均受教育年限”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J];北京统计;2003年06期

2 张晓雯;;提高妇女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沃岭生;何志鹏;崔龙;;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5期

4 林均昌;;少数民族向东部中小沿海城市流动对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探析——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5期

5 张国英;;广东省在业人口职业结构时空变迁:1982-2005[J];南方人口;2009年01期

6 叶平;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11期

7 葛丰交;朱新莲;;哈萨克族人口文化素质浅析[J];西北人口;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楠;李婷;;试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2 郑文兵;;正态分布的哲学本质及世界观意义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朱美华;王月娥;;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年04期

4 徐瑞;;内在学习的需求: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切入点[J];才智;2009年04期

5 张利洁;魏春玲;;把握特殊性,因地制宜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8期

6 魏风劲;;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和谐社会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马戎;;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8 李志平;;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下的景颇族人口经济发展思考——基于人口经济学视角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8期

9 刘洋;;香港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1年01期

10 边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林;肖诗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阳欢;李峰;;江西省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筠婷;兰波;;重心视角的广西人口与工业发展时空关联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王海霞;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苗苗;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需求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2 米瑞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超;人口结构视角下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齐雪芹;“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晓英;重庆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7 薛丹;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吴义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牡丹;提高人口素质:促进蒙古民族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丽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顺馨;妇女、和平与女性主义[J];读书;2005年10期

2 李培林;我国县社会的职业群体结构[J];管理世界;1990年02期

3 ;积极采取措施,有力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1期

4 李岚;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5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J];黑龙江政报;2007年10期

6 王军;优化在业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广东经济发展[J];南方人口;1997年04期

7 何江;广东省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的初步分析[J];南方人口;1999年02期

8 刘琳;;迁入人口的职业构成对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南方人口;2006年01期

9 李若建;当代中国职业流动研究[J];人口研究;1995年02期

10 李若建;广东省在业人口职业结构时空变迁及人口流动过程中的职业流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路;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1986年04期

2 赵锦辉,董情;黑龙江省人口死亡的变化趋势及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1993年06期

3 袁红;;民族地区人口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4期

4 刘志达;;黑龙江省三十年人口发展特点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8年05期

5 金虎德,徐景尧;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状况浅析[J];人口研究;1988年01期

6 余永英;发展民族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推动民族繁荣和发展的根本[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7 风静;;河北省人口文化素质的地理分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程前昌;毛蒋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其空间分异[J];教育文化论坛;2009年02期

9 欧阳薇;江西省人口文化素质浅析[J];企业经济;2003年03期

10 何小青,李骏;湖州市人口文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对湖州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冉光艳;;贵州人口安全状况分析与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马晓红;;西宁市家庭结构的变化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3 沈泽昊;李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构成与民族多样性的地理格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黄荣清;;中国各民族人口增长的因素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范晓华;;盘锦市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米红;韩娟;;深圳人口素质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关联模式探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锦珠;方文明;;广东人口可持续发展刍议[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袁君;;贵州人口发展状况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景信;;贵州省农业县人口经济问题初探——以湄潭县为个案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贺伟杰;;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志庆;全省牧区自愿放弃生育第三个子女少数民族牧民家庭提高奖励标准资金发放仪式在刚察举行[N];祁连山报;2007年

2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探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剑敏;黑龙江省计生委到剑阁开展对口援建[N];广元日报;2008年

4 记者 蔡旭;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将保持稳定[N];健康报;2000年

5 张晓艳 龚昊 赵淑红;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彰显“魅力”[N];新疆日报(汉);2006年

6 通讯员 张超;阿旗对计生户提高奖励金额[N];赤峰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于国君邋记者 郭强;黑龙江新规调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N];工人日报;2007年

8 赵静;我省提高“少生快富”奖励标准[N];青海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广艳;始于拓荒 止于无限[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杜发春;人口控制要先行[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冰宇;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过程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鸣宇;吉林省人口文化素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微;大庆龙凤区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杜鹃;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脱贫致富[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韩枫;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朱玉芬;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段婵婵;我国人口迁移及文化素质与移动通信量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予恺;农村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9 龙翠芳;贵州省出生人口素质偏低调查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李梅花;韩国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6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26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