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人口普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8:26
【摘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对自然环境问题的反思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提出来才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还是一个未知数。而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调控工具已是公认的事实。但能否运用税收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即专门从税收角度来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寻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论文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包含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促进自然之间、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三方面的各谐统一,即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三方面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发展。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环境既存在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矛盾的地方。以工业化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传统经济发展,由于不能有效反映具有典型经济外部性的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必然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激化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采取措施反映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过度耗费自然资源和过度排放废弃物的状况,使自然资源的供应与人类的需要相平衡,使人类的废弃物排放与自然的净化能力相平衡。要做到这两点,可以从控制人类的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和提高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的净化能力两方面寻求对策。 税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它可以促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适度,从而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㈠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税收政策; ㈡ 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环境税收政策; ㈢ 以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的科技税收政策。 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税收政策 自然资源能否得以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发展。 ㈠ 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由于其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它的耗竭是必然的。问题不在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否会耗竭,而在于技术突破所支持的寻求替代资源的替代速率能否满足原有的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率。如果该条件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4
【分类号】:C924.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裘士京;;论两汉时期皖南铜与皖南经济[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2 石庆海;王倩;;1928年安徽人口普查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3 王鑫义;;西汉末年淮河流域人口问题初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5 程晓亮;吕成文;;地形因子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艾萍,王荣环;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后方社会意识的变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8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9 沈双一;关孜言;;中国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人口变迁的缘由[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行龙;;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人口思想的核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蔚;胡斌;;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吴光炳;;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A];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C];1991年

4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潘洵;杨光彦;;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李吉和;;古代自然生态环境与游牧民族的迁徙[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夏利N

本文编号:2601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601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