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23:50
【摘要】:我国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湖南省的出生性别比更是严重偏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湖南省出生性别比为126.16,名列全国第五位,比正常的出生性别比(102—107)高出20个左右的比点。出生性别比不但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湖南省出生性别比问题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引发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对部分地方群众生育意愿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出生性别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 调查了湖南部分农村群众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男性偏好是出生性别比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 回顾了出生性别比相关理论以及与出生性别比有关的因素如出生数量、出生孩次、生育率、生育政策、统计质量、生育文化、婚嫁观念、管理等因素的理论研究。 ● 预测了湖南省出生性别比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预测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湖南省出生性别比将在今后5—10年内严重高于正常值。 ● 揭示了湖南出生性别比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调态势严重;2.全省各地出生性别比普遍偏高,基本未形成出生性别比正常的区域;3.出生性别比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4.孩次升高,出生性别比随着升高;5.出生性别比呈真性升高;6.出生性别比城乡差异较大,出生性别比异常主要在农村。 ● 分析了导致湖南省出生性别比问题发生的原因。生育文化、婚嫁观念、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男性偏好和性别选择。 ● 提出了“结构置换数量”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行生育政策下,人们的生育意愿的满足由数量满足向结构满足转变,而结构满足是通过性别选择来实现的。 ● 设计了出生性别比作用因素及作用方向的概念模型。这种模型由四个变量组成:确定性变量、条件变量、中间变量、其他变量。模型阐述了导致出生性别比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各自的作用影响。 ● 提出了解决湖南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生育政策的调整、推进新型的婚育文化、发展农村经济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对生育行为的全程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C924.24
本文编号:2625326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C924.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江辉;男女性别比失衡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军;湖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安琪;四川省农村地区第二孩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5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6253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