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0-06-26 08:33
【摘要】: 本文以迭代模型为框架,基于代表性家庭受到中国家庭养儿防老传统以及计划生育控制政策约束的环境下讨论了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 论文的主体部分最终想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1)在老龄化日渐严峻的情况下,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2)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国目前既有的计划生育控制政策是否还要坚持?它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换句话说,它影响宏观的微观机制是什么?(3)在将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放开生育的管制政策,那么中国未来的人口生育率将会出现何种趋势的变化?家庭养儿防老在生育决策中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养儿防老的机制和计划生育控制下,高储蓄将必然伴随着高教育投入的现象。另外,我们还发现,老龄化增加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模糊的,一方面,老龄化负担的增加会加大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投入,这有助于促进人口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另一方面,老龄化负担的增加又会不利于家庭储蓄率的积累,而储蓄作为资本的蓄水池,向来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条件下,如果不转变生产模式,那么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作用,长期的经济增长率将随老龄化的增强而逐渐下降。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衰退,具体取决于老年抚养比、资本产出弹性、少儿抚养比以及维持后代生存的必需照顾时间等参数设定。此外,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无关,但少儿抚养率同家庭教育投资率成反比。数值模拟表明,在当前人口预期寿命既定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将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在老龄化加强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将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进一步下降。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当前以及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当前的中国应该继续实施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发现,在家庭养儿防老的传统下,如果完全放开生育政策的管制,那么家庭的生育意愿会随着父代扰养子女成本的上升而下降;另外,我们还发现,生育率数量与家庭储蓄率和教育投资率成反比,这表明,在当前生育决策受到约束的情况下,人口政策的进一步完全放开将进一步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家庭储蓄率的积累,而这无疑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更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24.2;F124
【图文】:

抚养比,少儿


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即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但总的抚养比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见图2)。例如,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少年童占人「」(0岁一14岁)比例从36.3%降低到22.9%,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从4.4%上升到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1)‘。根据国际惯例,从2000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短期内一方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力的人口抚养负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和消费,因此同期亦可见人均收入获得了巨大的增长。另一方面

人口年龄


从图2和图3可见,少年儿童人口(O一14)岁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将继续逐步下降,99年为22%,到2050年将下降到10%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巧一59岁)比重在2010年前后达到其最高点之后将趋于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则在不断提高,在2010年前后开始迅猛增加,到2050年将达到约为30%。这个预测结果显示,在2010年左右,我国将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困扰。预计到204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俊梅;;我国仍需加强计划生育政策[J];榆林科技;2013年03期

2 李博;;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模式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3 侯秀梅;;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8年S1期

4 胡德杰;兰克红;;试析计划生育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15期

5 孙友然;温勇;焦永纪;;“全面两孩”政策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影响研究[J];中州学刊;2016年11期

6 樊竹;;新形势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实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

7 王仁瑞;;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和改革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6期

8 孙瑾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6年09期

9 虎有泽;敏振海;;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研究——正确认识“三项政策”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4期

10 陈瑜瑕;;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析[J];商;2016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卫文芳;庄君翔;吴晓迪;冷艳菊;;计划生育政策的终结[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陈娜;;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管理方式创新[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3 戴黔;;从社会管理视角下试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邢健;;压力体制与政治“共谋”:央地关系视角下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研究——基于湖北省S市L县的个案分析[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永平;陆铭;;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6 米峙;;北京市女儿养老作用与前景分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玉欣;;“计划生育”政策变动的哲学思考[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8 杨龙;;基本国策与普通政策统筹机制建设研究——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郝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都炜炜;;大部制改革视域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探析[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陶舜;我们需要一场生育政策大讨论[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记者 吴佳佳;我国将新增产床8.9万张[N];经济日报;2016年

3 王建明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卫生计生局;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应把握四个关键点[N];中国人口报;2017年

4 傅克友;后人口红利时代需更多反哺[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全面二孩还不够[N];证券时报;2017年

6 宗禾;各民族实行同样的计划生育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蒲晓磊;待时机成熟可在国家层面立法[N];法制日报;2017年

8 潘铎印;设立“护理假”还需完善保障机制[N];中国老年报;2017年

9 潘铎印;设立“护理假”还需完善保障机制[N];中国商报;2017年

10 上海 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N];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2 胡桂香;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全津;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贾君怡;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长期趋势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高焕清;互动中的行动者与系统力:我国县级政府政策执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峰;我国失独者权益保障制度供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9 杨华磊;放松生育管控效应评估与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失独家庭的权利保障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2 罗瑞霞;隐匿的边界:广州红村“超生游击队”的生活史[D];山东大学;2018年

3 王子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及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樊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及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7年

5 刘露文;史密斯模型视角下二孩政策执行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

6 陈炅炜;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7 于倩;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独生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吗?[D];武汉大学;2018年

8 杜敏;当前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9 高源;胎儿生命权的伦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10 林若男;泉州市失独家庭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30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30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