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昆山人口变迁研究:1978-2005

发布时间:2020-06-26 17:05
【摘要】: 1978年至2005年是昆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变迁的时期。本文以昆山人口变迁为研究对象,旨在重新审视人口变迁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历程和互动关系,并给予理性的思考与展望,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昆山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并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县级市,其人口的变迁也显现出独特之处。本文历史地勾勒出二十多年来昆山人口总量及其结构急剧变化的基本历程,并将人口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放置于非农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之下寻求根源。 本文认为,从乡镇经济的异军突起到外向经济的独占鳌头,昆山经历了草根工业化与外向型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其结果不仅使本地劳动力实现了从“亦工亦农”到完全非农化,而且为众多外来劳动力的非农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与此同时,人口城市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户籍制度的解冻、松动、开放的不同背景下,同样在昆山演绎了缓慢启动、加速推进和纵深发展的历程,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展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本文认为,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加速集聚,是改革开放以来昆山最为突出的经济社会现象和特征。通过对外来人口的迁移背景、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尤其对其中的独特群体之一台商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出外来人口在有力推动昆山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的同时,也使得昆山这一典型移民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在适度人口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昆山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变迁进程中,必须实行政府在人口总量、分布、素质等诸方面的调控,而昆山的有效举措值得经济发达地区参考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24.2;F127
【图文】:

昆山,变化趋势


图1一1:1954一1978年昆山人口出生与死亡变化趋势这一时期昆山人口总量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一1958年),为人口较快增长期。期间,总人口新增81435均每年新增近10000人,其中1952年一年新增达26395人。这一时期,昆急剧增长,是由于解放后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改善,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显著下降。由于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间,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这一时期昆山人口的激的惯性作用,对后来若干年人口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阶段(1959一1962年),为人口波动下降期。这一阶段每年出生均在左右,尤其在1%1年仅出生5032人,而且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总人口出增长。1962年总人口比1959年总人口仅增长2903人,每年平均增长700余历史最低谷。由于经济工作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挫折,

变迁趋势,昆山,人口规模,城市家庭


第一章昆山人口变迁研究:1978一2005年代末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图1一4是1964、1982、1990以及2000年以来的家庭人口规模总体变化趋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家庭规模一直在全市人口规模之上,而城市家庭人口规模基本上在全市家庭人口规模之下;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口规模变化幅度较平缓,但全市家庭人口规模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2000年以前尤其如此。表1一6:昆山家庭人口规模变迁情况(单位:户,人)全市家庭户均人口城市家庭户平均人口调查}、一‘!户均家庭人口尸数}农民家庭户平均人口调查户数户均常住人口O了UO,J,、

本文编号:2730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30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