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当代中国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视

发布时间:2020-09-30 09:43
   人口安全概念的提出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当代中国人口安全,集中研究人口安全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人口安全面临的挑战、维护人口安全的客观条件的充分性和维护人口安全的对策等四个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深入辨析“人口”和“安全”概念基础上,指出了人口安全的社会学意义,认为人口安全是指避免人口与危险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威胁与脆弱性是决定人口安全状态的两个变量。其中,威胁是指人口问题逐渐积累并向人口安全问题转化的趋势与结果;脆弱性是指国家和社会维护人口安全的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和主观能力的不足。人口安全状态与其威胁与脆弱性呈反比。特别地,人口问题会带来社会影响,而这种社会影响又会进而引起社会冲突,并且这些社会冲突是否已经超出某些或某个临界状态,而国家与社会不一定拥有成熟的客观条件来治理人口安全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当代中国人口安全所面临的挑战,表明当代中国人口安全面临多重人口安全问题的威胁,人口问题已经上升为人口安全问题。这是因为,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人口安全问题的挑战。人口环境压力的长期持续、人口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未富先老”的深远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衡以及人口健康风险的不断上升,表明人口问题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反映了中国人口问题的社会影响日益突出。特别地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社会影响进一步展现为社会冲突(它还具有正功能),它们相互交织,作用范围扩大,影响程度加深,发展变化迅速,国际层次的冲突尤其值得重视。 第三部分揭示当代中国在维护人口安全的客观条件方面还存在不成熟之处,表明当代中国人口安全前景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且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这三个方面的不足是当代中国人口安全面对的深层制约。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C924.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人口安全的社会学意义
    1.1 社会学视野中的“人口”
    1.2 社会学视野中的“安全”
    1.3 社会学视野中的“人口安全”
2 当代中国人口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1 人口环境压力持续上升
    2.2 人口就业压力长期持续
    2.3 “未富先老”影响深远
    2.4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
    2.5 人口健康风险逐渐攀升
    2.6 社会冲突逐渐形成与发展
3 维护人口安全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3.1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3.2 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3.3 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
4 通往“和谐人口”之路
    4.1 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正
    4.2 推动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适应市场经济,调节生育行为
    4.4 强化安全意识,建设人口风险预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艳;;人口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贫困人口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8期

2 张敏才;人口安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人口与经济;2004年03期

3 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4年03期

4 陈功,刘菊芬 ,蔡春光 ,纪颖;安全与人口安全:概念的发展与讨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2期

5 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 促进协调发展[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5期

6 王国强;完善人口政策 维护人口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7 丁志宏 ,郑文兵 ,刘尧 ,付晓光 ,桂江丰;维护人口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 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的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8 周长洪;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9 童玉芬;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10 穆治锟;少生不是一切[J];世界知识;2004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5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邵瑶春;;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陆杰华 傅崇辉;纵论我国人口安全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张枫;维护人口安全:社会和谐的前提[N];南方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利春;人口安全是最基本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N];中国人口报;2004年

4 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 广东省人口学会会长 张枫;关注人口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人口报;2005年

5 湖北日报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向秀芳;关注人口安全[N];湖北日报;2005年

6 田雪原;将人口安全纳入和谐社会构建之中[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彭志强(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岳阳市委党校);简论人口安全的内涵[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汤兆云(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我国人口安全中的人口数量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5年

9 张耀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自然资源的人口安全分析[N];中国人口报;2005年

10 邬沧萍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人口安全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N];中国人口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宁华;当代中国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6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830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830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