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1:10
人类社会发展中每一个历史时期必然存在一个适度的人口,以便和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的多寡以及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保持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过剩或不足,都会阻抗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适度人口是客观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本文从系统整体性出发,以资源决定供给为立论基础,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看作一个互相影响与作用的整体,通过对适度人口、承载力等概念及内涵的剖析,深入探讨了适度人口与承载力的作用机制,界定了综合承载力的概念,系统剖析了综合承载力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尝试利用系统状态空间法,从综合承载力角度构建区域适度人口测度模型。结合吉林省现实条件,对影响适度人口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因子属性和其间相互影响强弱,确定适度人口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实现了区域适度人口定量化研究,克服了基于单一要素承载力测度适度人口的片面性。在此基础上从时空角度测算了吉林省适度人口,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形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关系图
其中,总生产变化曲线如 OP 呈弧形,其下的 Op和 Ob分别是边际生产率变化曲线和人均产值变化曲线。图 1.2 中总生产变化曲线的变曲点 J,表示极大边际生产率(L)时人口量 K 的位置,从原点 O 引曲线 OI0,I0点所对应的人口量 N即表示人均产量极大时的人口量,人均产量和边际生产率的交点 M0恰好在直线①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上册)[M]商务出版社,1983 年,中译本,P 53
最低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变量。如果用于生活供应的部分减少,剩下可用作实力的部分就会增多。索维在考察经济适度人口时,提出了人口“适度增长”的概念,并分析了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对适度人口的影响,从而由静态经济适度人口论推向动态济适度人口论。他指出,一般来说,技术进步有助于生产工作量增加,从而使业人数和适度人口数都有所提高。如图 1.4 所示,纵轴表示人均产值或生活水平横轴表示人口数量。曲线 I 表示初始期技术水平下,人均产量随人口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经过一定的时期,曲线Ⅱ表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人均产量随人口长而变化的趋势。当曲线I 达到最高值 M0点时,其对应的经济适度人口数为OP0当曲线Ⅱ达到最高值 M1点时,其对应的经济适度人口数为 OP1。从该模型中以看出 OP1> OP0。这说明技术进步有助于经济适度人口提高。索维在考察动经济适度人口时,还分析了工时、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职业变动等因素对适度人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 傅鸿源,胡焱. 城市问题. 2009(05)
[2]吉林省经济状态及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东北三省的比较研究[J]. 唐亮,杨志国.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3]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 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 生态学报. 2009(02)
[4]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的吉林西部生态承载力演变[J]. 王明全,王金达,刘景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06)
[5]成都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视角[J]. 王艳,李俭富.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5)
[6]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J]. 瞿理铜,肖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5)
[7]经济—生态导向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优化——以无锡市区为例[J]. 段学军,陈雯,许刚,孙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5)
[8]湖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 熊伟. 湖南有色金属. 2008(04)
[9]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J]. 蔡莉,穆光宗. 人文杂志. 2008(04)
[10]主体功能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初探[J]. 李江苏,骆华松,王焱. 西北人口. 2008(03)
博士论文
[1]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蒋耀.上海交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与国家长远发展的人口总量战略[D]. 王静懿.复旦大学 2008
[2]区域发展中的人口承载力和适度人口分析[D]. 黄传岭.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基于合理城市空间模式的杭州适度人口规模研究[D]. 杨红芳.浙江大学 2007
[4]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研究[D]. 何燕.南京林业大学 2006
[5]基于GIS的新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 曹月娥.新疆大学 2005
[6]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D]. 王宇峰.浙江大学 2005
[7]GIS支持下的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D]. 李亚丽.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839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关系图
其中,总生产变化曲线如 OP 呈弧形,其下的 Op和 Ob分别是边际生产率变化曲线和人均产值变化曲线。图 1.2 中总生产变化曲线的变曲点 J,表示极大边际生产率(L)时人口量 K 的位置,从原点 O 引曲线 OI0,I0点所对应的人口量 N即表示人均产量极大时的人口量,人均产量和边际生产率的交点 M0恰好在直线①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上册)[M]商务出版社,1983 年,中译本,P 53
最低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变量。如果用于生活供应的部分减少,剩下可用作实力的部分就会增多。索维在考察经济适度人口时,提出了人口“适度增长”的概念,并分析了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对适度人口的影响,从而由静态经济适度人口论推向动态济适度人口论。他指出,一般来说,技术进步有助于生产工作量增加,从而使业人数和适度人口数都有所提高。如图 1.4 所示,纵轴表示人均产值或生活水平横轴表示人口数量。曲线 I 表示初始期技术水平下,人均产量随人口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经过一定的时期,曲线Ⅱ表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人均产量随人口长而变化的趋势。当曲线I 达到最高值 M0点时,其对应的经济适度人口数为OP0当曲线Ⅱ达到最高值 M1点时,其对应的经济适度人口数为 OP1。从该模型中以看出 OP1> OP0。这说明技术进步有助于经济适度人口提高。索维在考察动经济适度人口时,还分析了工时、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职业变动等因素对适度人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 傅鸿源,胡焱. 城市问题. 2009(05)
[2]吉林省经济状态及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东北三省的比较研究[J]. 唐亮,杨志国.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3]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 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 生态学报. 2009(02)
[4]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的吉林西部生态承载力演变[J]. 王明全,王金达,刘景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06)
[5]成都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视角[J]. 王艳,李俭富.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5)
[6]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J]. 瞿理铜,肖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5)
[7]经济—生态导向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优化——以无锡市区为例[J]. 段学军,陈雯,许刚,孙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5)
[8]湖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 熊伟. 湖南有色金属. 2008(04)
[9]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J]. 蔡莉,穆光宗. 人文杂志. 2008(04)
[10]主体功能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初探[J]. 李江苏,骆华松,王焱. 西北人口. 2008(03)
博士论文
[1]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蒋耀.上海交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与国家长远发展的人口总量战略[D]. 王静懿.复旦大学 2008
[2]区域发展中的人口承载力和适度人口分析[D]. 黄传岭.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基于合理城市空间模式的杭州适度人口规模研究[D]. 杨红芳.浙江大学 2007
[4]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研究[D]. 何燕.南京林业大学 2006
[5]基于GIS的新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 曹月娥.新疆大学 2005
[6]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D]. 王宇峰.浙江大学 2005
[7]GIS支持下的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D]. 李亚丽.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8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93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