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贵州人口城市化:产业、就业与制度

发布时间:2020-12-26 08:18
  人口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从人口城市化的理论回顾着手,归纳出影响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三个主要因素:产业、就业和制度。以这三个因素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贵州人口城市化的实际,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产业、就业、制度对贵州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得到三个关于贵州人口城市化的结论:一是利用相关理论对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合理性进行了判断,认为贵州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贵州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即是说,贵州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贵州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贵州工业化进程相比也明显滞后,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以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显得紧迫而又艰巨;二是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产业、就业对人口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三大产业产值对人口城市化的拉动较为明显,而第三产业就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三是城乡制度差异、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是影响贵州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贵州应走以市场为主导,以培育大城市为核心,城乡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最后,根据模式选择,从产业、就业、制度等三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三、资料来源
第一章 人口城市化的文献回顾
    一、人口城市化的概念之辩
    二、人口城市化理论
    三、城市化的前提与动力机制
    四、城市化的阶段及特点
    五、城市化评述
第二章 贵州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贵州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二、贵州人口城市化现状
第三章 贵州人口城市化的要素:人口、产业、就业、产业集聚与制度
    一、贵州人口城市化的人口、产业、就业、产业集聚与制度考察
        (一) 贵州人口增长的演变历程
        (二) 贵州产业发展历程
        (三) 贵州人口就业变动历程
        (四)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
        (五) 贵州产业集聚趋势
        (六) 人口城市化的制度条件
    二、贵州人口城市化与产业、产业集聚、就业及制度关系的考察
        (一) 人口城市化与第一产业
        (二) 人口城市化与第二产业
        (三) 人口城市化与第三产业
        (四) 人口城市化与二三产业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产业、产业集聚、就业及制度关系的考察
    四、回归结果说明
第四章 贵州人口城市化结果的理论分析
    一、贵州人口城市化的理论解释
    二、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合理性判断
    三、关于贵州人口城市化研究的几点结论
第五章 贵州人口城市化模式选择
    一、城市化模式的类型
    二、贵州人口城市化模式选择
第六章 促进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策略
    一、促进人口城市化的产业策略
    二、促进人口城市化的就业策略
    三、促进人口城市化的制度策略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教训与北京人口调控[J]. 张惟英.  人口研究. 2006(04)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入迁及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 毛新雅,王桂新.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02)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J]. 王良健,罗湖平,周克刚,高鸿鹰.  西北人口. 2005(06)
[4]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分类研究[J]. 孙文慧,高向东,吴文钰,郑敏.  西北人口. 2005(04)
[5]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的定位思考[J]. 史继红.  西北人口. 2005(04)
[6]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 陈瑾玫.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04)
[7]城镇化中农民迁移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J]. 刘汉成,梅福林.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06)
[8]城市化的城乡差别效应和城乡协调发展[J]. 朱宝树.  人口研究. 2004(01)
[9]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 胡鞍钢.  中国人口科学. 2003(06)
[10]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 曹建云.  西北人口. 2003(02)



本文编号:2939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939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