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洛城市化及人口和产业承载变化的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10:51
针对郑州、开封、洛阳(郑汴洛)三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评估城市扩展及其对应人口/产业土地承载密度变化的方法,并在郑汴洛地区开展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三市的城市用地均处于快速扩展中,且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变化呈负相关,说明:城市扩展更多是以侵占周边农田为代价;三市单位城市用地的人口承载力下降(郑汴洛三市对应的趋势值分别为-0.05,-0.06,-0.08),而经济承载力上升,说明其经济城市化表现突出,而城市的人口聚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需提升单位城市用地的人口承载力,协同推进人口、产业和土地城市化。
【文章来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42(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简介
1.2 数据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郑汴洛城市用地扩展分析
2.2 郑汴洛人口及产值变化分析
2.3 城市土地承载度变化分析
3 讨论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CA-GIS模型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方法[J]. 薛龙丽,李景文,王文靖,姜建武,李文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7)
[2]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估及空间异质性分析[J]. 袁晓玲,贺斌,卢晓璐,陈美伶.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6)
[3]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J]. 贺艳华,邓凯韶,唐承丽,周国华,范曙光,唐露园. 经济地理. 2017(01)
[4]京津唐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增温效应模拟[J]. 崔耀平,刘纪远,张学珍,秦耀辰,董金玮. 生态学报. 2015(04)
[5]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朱江丽,李子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6]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 鲁金萍,杨振武,孙久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1)
[7]经济-空间-人口视角的四川城镇化水平研究[J]. 傅忠贤,蒲小梅,程子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8]城市不同下垫面辐射平衡的模拟分析[J]. 崔耀平,刘纪远,胡云锋,王军邦,匡文慧. 科学通报. 2012(06)
[9]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扩张和土地利用控制[J]. 戴均良,高晓路,杜守帅. 地理研究. 2010(10)
[10]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 陆大道.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4)
本文编号:3034711
【文章来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42(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简介
1.2 数据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郑汴洛城市用地扩展分析
2.2 郑汴洛人口及产值变化分析
2.3 城市土地承载度变化分析
3 讨论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CA-GIS模型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方法[J]. 薛龙丽,李景文,王文靖,姜建武,李文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7)
[2]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估及空间异质性分析[J]. 袁晓玲,贺斌,卢晓璐,陈美伶.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6)
[3]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J]. 贺艳华,邓凯韶,唐承丽,周国华,范曙光,唐露园. 经济地理. 2017(01)
[4]京津唐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增温效应模拟[J]. 崔耀平,刘纪远,张学珍,秦耀辰,董金玮. 生态学报. 2015(04)
[5]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朱江丽,李子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6]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 鲁金萍,杨振武,孙久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1)
[7]经济-空间-人口视角的四川城镇化水平研究[J]. 傅忠贤,蒲小梅,程子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8]城市不同下垫面辐射平衡的模拟分析[J]. 崔耀平,刘纪远,胡云锋,王军邦,匡文慧. 科学通报. 2012(06)
[9]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扩张和土地利用控制[J]. 戴均良,高晓路,杜守帅. 地理研究. 2010(10)
[10]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 陆大道.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4)
本文编号:3034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03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