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城市化进程中双独家庭的半独立性及其补全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22 07:56
  不同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都有着其最为普遍的家庭类型,可以将这种较为普遍的家庭类型认为是该区域城市化的基本单元。基于沪郊的经验可得,大城市郊区在完成城市化的硬性标准之后,体面城市化的诉求凸显,小规模核心家庭和三代直系家庭都难以成为本地的城市化基本单元。在这种城市化压力下,双独家庭作为中国特殊人口政策的产物,在物质和情感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半独立性,很难通过自我努力完成城市化。因而其与两个亲代家庭一起形成了新的三角共同体:以子代双独家庭顺畅稳定地实现体面城市化为目标,以亲代家庭的双系补给为助力,以三者之间的资源和情感互动为纽带,共同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成本与风险。这个三角共同体补全了双独家庭在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出的半独立性,使之与两个亲代家庭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化基本单元。 

【文章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类型及指征
二、体面城市化:大城市郊区农民的城市化需求
    (一) 城市化硬标准的实现
    (二) 体面生活的追求
三、生成与表征:双独家庭的半独立性
    (一) 半独立性的生成机制
        1. 城市化成本的外溢
        2. 模糊的身份与持续的互动
    (二) 半独立性的表征
        1. 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2. 体面生活的依附性
四、双系补给:双独家庭半独立性的补全机制
    (一) 亲代家庭的利他主义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三角共同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三代家庭:农民家庭的市场嵌入与转型路径——兼论中国农村的发展型结构[J]. 杜鹏,李永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2]风险规避与身份维持:苏南农村并家婚居模式[J]. 李宽,王会.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4)
[3]发展型半城市化的具体类型及其良性循环机制——中国农民进城过程的经验研究[J]. 陈文琼,刘建平.  城市问题. 2017(06)
[4]农村家庭伦理价值与代际关系的权变——基于苏北渔村四代同堂家庭的个案调查[J]. 王欣.  人口与社会. 2016(04)
[5]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居住方式分析[J]. 王跃生.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5)
[6]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J]. 狄金华,郑丹丹.  社会. 2016(01)
[7]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三代家庭结构分析[J]. 张雪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8]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J]. 王跃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2)
[9]农地福利化:实践机制、后果呈现及其优化路径——以沪郊埭村为个案的初步分析[J]. 马流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10]中国农村家庭“恩往下流”现象的因果链条分析[J]. 魏传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1(06)

博士论文
[1]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D]. 杨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45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045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