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廉洁感知的研究——基于人口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25 21:26
公众廉洁感知是衡量政府廉洁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得到政府部门重视和学术界的关注,并从多角度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武汉、福州等6个大城市公众廉洁感知的问卷调研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政治面貌和居住位置不同的公众,其廉洁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而性别、年龄、城市类别对公众廉洁感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假设
(1)性别。
(2)年龄。
(3)受教育程度。
(4)职业。
(5)婚姻状况。
(6)收入。
(7)政治面貌。
(8)居住位置。
(9)城市类别。
三、研究设计
(一)预测试
(二)正式测试
四、研究分析与发现
(一)性别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二)年龄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三)教育程度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四)职业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五)婚姻状况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六)收入水平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七)政治面貌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八)居住位置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九)城市类别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廉洁拐点的地方经验与政策意涵——基于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J]. 倪星,张军. 政治学研究. 2018(05)
[2]公众廉洁感知的因子探析[J]. 李春梅,杨姣. 天府新论. 2018(04)
[3]经济绩效、政府规模与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全国77个地级市的调查[J]. 邓雪琳,孙宗锋.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2)
[4]腐败与政治信任——基于中国省级政府的多层次分析[J]. 吴进进,刘炯言. 公共管理评论. 2017(03)
[5]腐败经历与腐败感知:基于调查实验与直接提问的双重检验[J]. 李辉,孟天广. 社会. 2017(06)
[6]我国公众反腐败行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倪星,张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腐败认知、公共服务满意度与政府信任[J]. 吴进进.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1)
[8]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J]. 袁柏顺.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9]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J]. 肖汉宇,公婷.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10]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力结构认知及信任度特征研究[J]. 贺芒,姚明,潘丽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腐败认知能力发展研究[D]. 陈朋亲.广西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2808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假设
(1)性别。
(2)年龄。
(3)受教育程度。
(4)职业。
(5)婚姻状况。
(6)收入。
(7)政治面貌。
(8)居住位置。
(9)城市类别。
三、研究设计
(一)预测试
(二)正式测试
四、研究分析与发现
(一)性别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二)年龄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三)教育程度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四)职业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五)婚姻状况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六)收入水平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七)政治面貌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八)居住位置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九)城市类别与公众廉洁感知的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廉洁拐点的地方经验与政策意涵——基于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J]. 倪星,张军. 政治学研究. 2018(05)
[2]公众廉洁感知的因子探析[J]. 李春梅,杨姣. 天府新论. 2018(04)
[3]经济绩效、政府规模与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全国77个地级市的调查[J]. 邓雪琳,孙宗锋.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2)
[4]腐败与政治信任——基于中国省级政府的多层次分析[J]. 吴进进,刘炯言. 公共管理评论. 2017(03)
[5]腐败经历与腐败感知:基于调查实验与直接提问的双重检验[J]. 李辉,孟天广. 社会. 2017(06)
[6]我国公众反腐败行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倪星,张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腐败认知、公共服务满意度与政府信任[J]. 吴进进.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1)
[8]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J]. 袁柏顺.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9]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J]. 肖汉宇,公婷.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10]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力结构认知及信任度特征研究[J]. 贺芒,姚明,潘丽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腐败认知能力发展研究[D]. 陈朋亲.广西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2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30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