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集中、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9 18:43
  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都是解释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就业,单一城市和城市群在吸引人口实现就业转变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我国268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实证研究发现,地级市层面工业化速度大于城市化速度,省会级城市则是城市化速度大于工业化速度。这种人口集中的特征凸显了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国十大城市群2006-2015年的数据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越协调,对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显著,这进一步证实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城市经济水平提升的动力。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人口集中、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


图2人口集中度和产出集中度(二)城市群经济效应

城市群经济,人口集中,集中度,效应


图2人口集中度和产出集中度(二)城市群经济效应显然,单独考察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难以深入理解二者之间的复杂联系,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在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背景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表明讨论单个城市对增长的作用是不够的,而应该从城市群发展的动态视野来研究。①一些研究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显著特征是城市集聚增长日益显著和城市间连接性的增强,特别是从区域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城市间连接性更紧密,而中西部地区则强调单个城市的作用,这反映了不同性质的城市极化发展方向。②从经济效应角度而言,城市群还有优于单个城市作用的诸多方面,这包括:第一,城市群经济比单个城市对于区域发展的作用显著,来源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城市间联系与城市内部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具有本质的不同,如果给定城市内部没有由于交通拥挤带来的负面效应,则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看作一个均质的点,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别不在于城市内部的结构,而在于城市规模本身;当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不同市场潜能时,市场潜能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③城市群就不同,不同的城市间具有不同的经济联系,受城市规模、距离、交通网络、产业联系等的影响,由于中心城市的增长与其获得要素的能力有关,当中心城市间具有良好的经济联系时,就能够加速要素集聚,并扩大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效应。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结构的非对称影响[J]. 张蕴萍,陈言,张明明.  学习与探索. 2017(10)
[2]产业发展从人口集聚中受益了吗?——基于2005-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周玉龙,孙久文.  中国经济问题. 2015(02)
[3]城市群人口集聚梯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日本、韩国的比较[J]. 许庆明,胡晨光,刘道学.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1)
[4]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规模[J]. 王俊,李佐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
[5]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J]. 李佳洺,张文忠,孙铁山,张爱平.  地理学报. 2014(04)
[6]中国城市群生产率变迁及差异性考察[J]. 肖小龙,姚慧琴.  当代经济科学. 2013(06)
[7]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 任冲,宋立军.  东南亚纵横. 2013(08)
[8]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异速生长关系比较研究[J]. 曾鹏,陈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外部性、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经济增长[J]. 李煜伟,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
[10]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J]. 谢长青,范剑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309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309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