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物流业对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2021-09-29 09:15
  基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物流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省域的物流业发展不仅会驱动当地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会带动临近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物流业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直接效应,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溢出效应;从控制变量来看,政府财政支出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水平对土地城镇化的总效应为负,对外开放程度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文章来源】:城市问题.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物流业对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物流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空间分布,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土地


为获取我国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土地城镇化水平及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ArcGIS软件对2006-2015年我国各省份的发展情况进行表征,如图2至图4所示。从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看,2006年人口城镇化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东三省,发展水平由沿海至内陆逐渐降低,西藏、云南、贵州和宁夏等省份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截至2015年,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福建、陕西、河南等省份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显著。从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看,2006年全国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高值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等省份;截至2015年,我国各省份土地城镇化水平得到提升,东部的高水平省份数量有所增加。从物流业发展水平看,2006年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表现为广东省物流业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河北、山东等省份;西北及东北地区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发展水平不高;截至2015年,全国各省份物流业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图3 2006年物流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物流业,空间分布,人口城镇化


2006年物流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物流业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基于对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J]. 侯冠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1)
[2]物流通道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基于中国11条物流通道的实证[J]. 范月娇,权春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8(01)
[3]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徐秋艳,房胜飞.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2)
[4]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中期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程度[J]. 陈春,于立,张锐杰,沈昊婧.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11)
[5]我国物流企业劳动力成本与用工效率及转型升级——基于我国物流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J]. 陶加强.  中国流通经济. 2016(10)
[6]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J]. 刘欢,邓宏兵,李小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5)
[7]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杨浩昌.  城市问题. 2016(01)
[8]基于PCA和RSC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水平评价[J]. 甘卫华,许颖,黄雯,王茹红.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06)
[9]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J].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陈园园.  地理科学. 2016(01)
[10]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空间分异及耦合[J]. 戢晓峰,郝京京,陈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5)



本文编号:3413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413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