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GIS叠置分析与统计分析,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四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聚落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及地貌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存在密切的关系,构造活动深刻影响着区域地形的高低起伏与地势的陡峭和缓,而早期聚落选址对于平坦地形的偏好使得聚落分布时空特征形成过程中与区域构造密切相关。由于主要受正断层控制,环嵩山地区东部华北坳陷与嵩箕台隆地带呈整体抬升与下降特征,区域发育有大量断块山地丘陵、断陷盆地、平原等地势平坦的地貌单元,大量早期聚落分布于这一区域,甚至一些海拔较高、顶部平坦的山地、丘陵顶部也有早期聚落分布。而边缘地带的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区域,由于多为褶皱控制的褶皱构造山地,区域平坦地形较少,早期聚落则分布较少。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关系研究表明,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起到基础性作用,其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不同自然条件的多种舞台。而人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其通常依据自身的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自然环境栖息、生活。
【作者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环嵩山地区 - aBP 早期聚落 分布特征 区域构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3BAK08B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
【分类号】:C924.24;P548
【正文快照】: 1引言环嵩山地区是指以嵩山为核心的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及周边地区(图1)。区域位于中国宏观地貌格局中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海拔高度最高超过2000 m,最低不到50 m。本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干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樊克锋;杨东潮;;论太行山地貌系统[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周昆叔;张松林;莫多闻;王辉;;嵩山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早期的环境与文化[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3 张震宇;周昆叔;杨瑞霞;张松林;蔡全法;鲁鹏;郝利民;王超;;双洎河流域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2007年03期
4 鲁鹏;刘伟;杨瑞霞;周昆叔;陈盼盼;;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与环境三维可视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5 周华山,张震宇;嵩山地区地貌和环境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1期
6 鲁鹏;田燕;杨瑞霞;;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7 张光业 ,周华山;嵩山构造地貌分析[J];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8 张本昀,潘春彩,郑维萍;许昌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翔宇;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J];华夏考古;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陈逵刚;郭友钊;张风云;李辉;;岩浆活动在太行山地区对峰林、嶂谷地貌形成过程的控制作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杨东潮;;类比法在大型水泥灰岩矿床勘探中的应用——焦作柿园大型水泥灰岩矿床勘探网度的确定[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吉献;田广增;;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景观特征及旅游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0年04期
4 张震宇;周昆叔;杨瑞霞;张松林;蔡全法;鲁鹏;郝利民;王超;;双洎河流域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2007年03期
5 王社江;鹿化煜;张红艳;赵军;R.Cosgrove;弋双文;孙雪峰;魏鸣;J.Garvey;马萧林;;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和黄土堆积[J];第四纪研究;2008年06期
6 吕厚远;张健平;;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08年06期
7 李中轩;朱诚;张广胜;欧阳杰;王然;;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8年06期
8 张得水;;周边地区对中原文明化进程的影响——从河南古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谈起[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9 鲁鹏;刘伟;杨瑞霞;周昆叔;陈盼盼;;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与环境三维可视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10 周华山,,张震宇;嵩山地区地貌和环境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刘迎;武法东;;基于区位分析的太行山区国家地质公园资源整合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瑞霞;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猛;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许家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4 李洋;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2 卢建英;尉迟寺遗址及小区史前聚落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3 齐磊;夏代早期都城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本文编号:36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6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