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7:18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福建省近3 000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所;
【关键词】初次流动 空间类型选择 流动人口 福建
【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项目(Grant No:105447-001) 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010C16)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2013R0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研基金项目(20133503110001)资助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人口迁移流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空间过程之一,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空间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迄今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集中于两点:一是关注宏观层面上流动人口群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霞;鲁奇;;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移态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2 严浩坤;;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地区差距[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3 王华;彭华;;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模型——对广州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4 王国霞;秦志琴;程丽琳;;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5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6 高更和;李小建;乔家君;;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7 蔡f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人口研究;1997年02期

8 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年01期

9 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J];人口研究;2007年05期

10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传武;袁自强;李海建;;大别山区农民工结构特征与流动机制分析——以皖西金寨县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郭永昌;;安徽省内跨市流动人口空间分选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杜瑜;樊杰;;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李红;;聚落的起源与演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逯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7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8 夏先良,王迎新;中国户口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9 高向东;;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10 朱杰;;长江三角洲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慧;李增永;;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影响因素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2 陈晨;;2000—2010年山东省常住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异[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3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增刊(总第13期)[C];2004年

5 ;第2章 人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加快[A];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2008[C];2008年

6 ;第2章 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及其新变化[A];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4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培育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周莹;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晓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桑小峰;江苏乡城迁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蔡红辉;浙江省中心镇人口集聚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蒋鸣;沿海港口、临港产业和临港城市发展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8 张敬源;劳动力流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淇田;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美娟;产业集群高级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层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兵,黄凌翔;农村人口城市迁移的动力机制[J];城市问题;2002年02期

2 李广海;陈通;;基于有限理性行为决策机理与评价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J];当代亚太;1998年07期

4 张文奎;;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地理科学;1990年02期

5 吴殿廷,宋金平,梁进社,张同升;库兹涅茨比率的分解及其在我国地区差异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6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7 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8 王国霞;鲁奇;;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移态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9 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10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浅析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柴彦威,胡智勇,仵宗卿;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00年04期

3 于涛方;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结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0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