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模拟是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和区域科学学者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文献很多,揭示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本文从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2种研究假设,梳理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进展。从已有研究看,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个别大城市的研究上,多为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存在共性特征:①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中国的紧凑性的城市人口分布;②负指数函数在模拟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时有较好的优度;③同国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模型中,人口密度梯度逐渐变小,密度曲线变得更为平缓。④多中心模型研究表明,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已经符合多中心模型分布特征,大城市次中心已经初步发育。纵观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数据质量差、研究方法滞后、研究城市少、可比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在未来应努力利用GIS等提高数据质量,创新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研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比较研究,从而构建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而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及郊区化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中国 郊区化 评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4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BSH001)
【分类号】:C921
【正文快照】: 1引言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是城市空间结构和郊区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国外大量的文献探讨了城市人口密度分布,针对单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的不同特征,揭示了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一般规律[1-4]。然而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发达国家城市尤其是美国城市的研究,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2期
2 高向东,吴文钰;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3 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4 冯健;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5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6 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变动与城市空间重构[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7 周春山,许学强;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J];热带地理;1997年01期
8 沈建法,王桂新;90年代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的模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健;1990年代南京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金龙;王志强;;合肥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2 杨卡;张小林;;南京市人口空间变动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3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4 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密度分布与异速生长定律的空间复杂性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6 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7 李素;庄大方;;基于RS和GIS的人口估计方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8 房艳刚;刘鸽;刘继生;;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5年06期
9 冯健;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10 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斌;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岳文泽;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星;上海产业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平华;三角洲的顶点城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怀宇;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彦光;分形城市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10 张文辉;转型期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认知、评估和防范的宏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黄英;90年代后期以来北京外来流动人口分布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应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纪贵红;上海郊区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洪阳;重庆市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模型诊断[D];重庆大学;2003年
6 闫常鑫;基于GIS的超市选址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徐为;大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飞;城市地震危害性模糊评价及地震损失预测评估[D];浙江大学;2005年
9 吴文钰;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与郊区化兼与北京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振宇;上海人口郊区化的时空节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君,李成名,林宗坚;人口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2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3 储金龙;王志强;;合肥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4 周一星;对城市郊区化要因势利导[J];城市规划;1999年04期
5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6 冯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7 高向东,江取珍;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8 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9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10 阎小培;许学强;杨轶辉;;广州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发展[J];城市问题;199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艳茹;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地理过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振宇;上海人口郊区化的时空节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雨;大都市人口发展与空间分布比较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剑雄;;移民与中国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2 ;规划信息[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3 许抄军;罗能生;;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迁移——2000年以来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02期
4 李建民,李新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小型化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人口学刊;1988年03期
5 王伟;吴志强;;基于制度分析的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与城乡关系转型[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
6 吴文钰;高向东;;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7 鲍思顿;贾忠科;田永;;中国城市主导性作用浅析[J];西北人口;1991年02期
8 王永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约五千万[J];共产党员;2011年19期
9 D.L.鲍思顿,顾宝昌;中国的特大城市:主导性和一体化[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04期
10 ;走在“二胎”的曲径上[J];温州w,
本文编号:392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