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效应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人口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效应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与我国生育率快速下降相伴而生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上产生了众多对人口政策的质疑。本文从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效应视角出发,借助理论模型讨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包含家庭养儿防老的保障形式和人口政策对生育率的约束),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生育率尽管会加剧人口老龄化,但会促进人均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方向最终由两个作用方向相反力量的强弱对比而决定。目前我国人口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仍然是有贡献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老龄化 经济效应 数值模拟
【分类号】:C921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我国生育率快速下降相伴而生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因对人口老龄化担忧的考虑,引发了学者们对现有人口政策的争论。王桂新的研究表明,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动态的,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处于“马尔萨斯均衡陷阱”,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能够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进文;;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2 王桂新;;生育率下降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与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3 王金营;赵贝宁;;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J];人口学刊;2012年04期
4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5 贺菊煌;个人生命分为三期的世代交叠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6 邬沧萍;谢楠;;合理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必然选择[J];同舟共进;2009年04期
7 蔡f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06期
8 蒋正华,张羚广;新世纪、新阶段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1期
9 都阳;人口转变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鹃娟;;“固守”与创新——邬沧萍教授的治学之道[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张岭泉;邬沧萍;;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接力”模式和“反哺”模式的再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邬沧萍;谢楠;;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万宝惠;张晶;狄增如;樊瑛;;用人口金字塔模型探讨计划生育政策走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高元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浅析——以上蔡县调研为例[J];才智;2009年29期
6 姚先国;高怿;;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李文;;中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与改革开放[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8 刘士国;牛晓鹏;;防控金融犯罪法律措施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江静;;转型国家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基于政府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10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通屏;;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刘瑞;;中国经济奇迹的标志性与持续性[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范晓光;;中年人养老准备:一个新概念的探索[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钟若愚;;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及借鉴[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世云;;伦理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刘少和;张伟强;;我国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王志理;陈月莲;郭维明;韩永宏;;北京市平谷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健康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倡导健康传播 创建婚育文明[A];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十佳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发展;我国城市集中养老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豫珍;政府购买护理服务对居家失能、残障老人生命质量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唐若茹;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周之灿;长沙市城区老年人户外公共休憩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孟望生;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向洪波;怀化市经济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云云;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10 雷振;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政府经济职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一里;论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法的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2 蒋正华;21世纪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科技[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4期
3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4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5 汪伟;;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6 王金营;低生育率水平下人口发展的经济后果分析[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7 汤兆云;郭真真;;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年01期
8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J];人口与经济;1996年03期
9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10 杨燕绥;张曼;王巍;;生育利益调节机制:计划生育走向公共治理[J];人口学刊;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冉;李蓓琼;;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索洛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2 赵惠英;;从人口结构演化解析中国人口政策的实际影响[J];西北人口;2011年02期
3 刘灵芝;;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4 孙一;;浅析人口老龄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5 王晓琴;;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应对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2期
6 袁蓓;郭熙保;;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年11期
7 司徒晓薇;“银色浪潮”下人口政策的新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9期
8 曾婕;;论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调整[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9 穆光宗;;2033年是老龄人口升降的拐点[J];科学决策;2006年04期
10 蒋英红;;“银色浪潮”下我国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J];桂海论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海勇;;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趋势与对策研究[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2 关工委;;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人口老龄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春杰;;西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5 曾文针;;关于桂林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明立;陶斯文;;人口老龄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何冰皓;;迎接新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快发展江苏老年服务事业[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8 曲卫国;;柳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江楠;;人口老龄化及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林擎国;;典型时期的人口老龄化与现实的宏微观对策[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邸铭旭;张荣胜委员提出:我省人口政策应进行调整[N];友报;2009年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杨翠迎;鼓励“合法二胎”能有效应对老龄化吗[N];解放日报;2009年
3 国家计生委主任 张维庆;“三个代表”与党的人口政策及实践[N];人民日报;2001年
4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田雪原;中国走向“后人口政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成静;人口政策,一如当初的艰难[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郑志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刘红敏;抓住机遇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杨林林;如何面对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N];经济日报;2000年
9 记者 于丽雯;无锡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N];无锡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刘平;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7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彭文进;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爽;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s,
本文编号:392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