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

发布时间:2017-05-26 02:01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方"印度因人口红利将超越中国"说,无限夸大老龄化问题,将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最终变成了"人口红利"。文章评论这一思潮依据的若干西方研究,分析得出中国经济增长27%由人口红利贡献的国内研究存在严重瑕疵。分析指出,因"未富先老"中国老龄化效应必远弱于西方。迄今西方老龄化与增生失业而非劳动力短缺相伴随,这是经济转型期我国应真正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从多方面看,随经济规模扩大,我国人口问题滞后效应明显进入充分展现期,人口政策如转向鼓励增加人口,将会是一次重大失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人口红利 老龄化 人口增长滞后效应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在讨论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时,近年人口红利及其消失问题已为国内外思潮高度关注。由于有关问题关系到我国人口政策、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走向,毋庸置疑具有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近年国外研究机构、学者、政要,如美国兰德公司、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及澳前总理陆克文等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东民;中国资源制约型农业:长期困境与基本农业战略革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03期

2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波;;从“奥肯定律失灵”看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7期

2 李杨;;人口红利:社会保障体系的机遇抑或挑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孙祁祥;朱俊生;;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4 徐晟;;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传导机制:中国人口红利的削减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5 吕冰洋;禹奎;;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6 漆莉莉;"人口红利"期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2004年12期

7 付晨光;;对我国人口红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9年07期

8 文湛;曹卿尧;;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9 詹浩勇;杨毅;;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红利关系辨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10 张楚文;胡汀;李沛;;论“人口红利”衰退及其效应最大化[J];改革与战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云超;;劳动力市场发育发展中的积极就业政策问题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2 李通屏;;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唐家龙;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52-2007)[D];南开大学;2009年

6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8 程馨;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许非;快速人口转变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卫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马伟伟;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樊勇;中国“人口红利”存续的论证[D];河北大学;2009年

4 朱秋琪;人力资本促进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彭进;房地产价值评估收益还原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磊;河北省“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7 胡艳花;GIS支持下的云南人口再生产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利平;人口年龄结构对东莞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董涛涛;四川省人口转变的居民储蓄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闫文娟;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煜;陈鹏;;宁夏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突破[J];共产党人;2010年04期

2 童俊;;金融危机下湖北省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0年02期

3 杨宏娟;;辽宁省人口红利的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黑河学刊;2010年01期

4 编辑部;;不懈努力 扎实工作 再接再厉 切实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能力[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03期

5 李艳;;浅谈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6 杨艳霞;;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7 刘中猛;;晚清人口思想简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吴昭洪;梁忠;;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Z1期

9 王银洁;;人口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影响和作用[J];人口与经济;2010年S1期

10 杜丽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2 陈元茂;;漫议老龄化的健康之道[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3 肖文印;;澳门的养老服务体系[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4 高彩琴;;体育活动在养老生活中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兼论社区体育向老年人倾斜的意义[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张江英;黄春梅;;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身体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乌鲁木齐市为例[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胡伟略;;关于金融危机与人口老龄化问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廖洪;;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环境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谷军;康琳;;人口问题与城市安全[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9 饶洪生;;有效使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谋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10 张戈;毕英杰;;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村规划趋势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昱乾;应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化问题[N];农民日报;2011年

2 李乡茁 本报记者 李娜;营造良好人口环境[N];吉林日报;2011年

3 赵鸿勇 孙光明;公主岭八屋镇发展棚膜蔬菜产业[N];吉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张肖斌;大红灯笼,红透小山村[N];浙江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向秀芳;郭生练出席省计生协会理事会[N];湖北日报;2011年

6 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张肖斌;大红灯笼,红透小山村[N];浙江日报;2011年

7 张昱乾;应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化问题[N];农民日报;2011年

8 李乡茁 本报记者 李娜;营造良好人口环境[N];吉林日报;2011年

9 赵鸿勇 孙光明;公主岭八屋镇发展棚膜蔬菜产业[N];吉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韩丹东;长效控制城市人口需完善法规“以业控人”[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3 于浚n\;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丽萍;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机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苏建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周勇;重庆市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蕾;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贺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路平;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李超;贫困山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雯雯;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朱明新;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及政府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岳增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周峰;济阳县稳定低生育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韩淞宇;吉林省延边州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哲;江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5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