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上海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上海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流动人口数据和2003年上海市第七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队列分析研究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居留行为的特点和动态模式,并构造外来人口居留生命表。研究发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不断沉淀”、累积地沉淀,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长期居留的概率越高,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预期居留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来人口长期居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留模式 长期居留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急剧扩大。时间序列数据表明,上海市外来人口数量从1983年的33万增加到2003年的499万,20年间增长了十几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外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尤其突出。与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和高速集聚相联系的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居留模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J];南方人口;2003年04期
2 朱宝树;上海市流入人口滞留态势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耿慧志;大城市人户分离特征综述和对策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3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4 韦小丽;;农民工流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7年01期
5 汤文建;民工城乡两栖型就业与城市化[J];南方人口;2000年02期
6 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J];南方人口;2003年04期
7 尹德挺,陆杰华,忽新泰,向玮;影响流动人口流动间隔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以深圳为例[J];南方人口;2005年01期
8 常华堂;张大勇;;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问题探析——关于经济适用房政策争议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李玲,欧阳慧,陈耀森,林文生;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管理:以广州为例兼与北京、上海比较[J];人口研究;2001年02期
10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雪;极化开发区域的就业迁移模式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廖文;制度困境与机会缺失[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怀友;流动人口的分化及其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晶;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宝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研究;1997年05期
2 朱宝树;上海市流入人口滞留态势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承印;外来人口对北京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5期
2 ;全市人口低速增长[J];北京统计;2004年Z1期
3 施杏修,胡黛青;永康市外来人口计生管理的三种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宋桂香,杨青;降低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刻不容缓[J];人口研究;1999年06期
5 吴兴人;;人口准入与城市承载力[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宋迎昌,武伟;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J];经济地理;1997年04期
7 唐贵忠;城市外来人口犯罪根源及治理对策[J];西北人口;1999年01期
8 吴兴人;;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J];源流;2007年06期
9 王侠敏;浦东外来人口聚集点的治安情况亟待重视[J];社会;1994年11期
10 薛发喜;加强外来人口的经常化管理[J];人民公安;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华;李雪铭;;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侯亚非;尹德挺;;北京市外来人口特征变化分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午禄;;改革开放30年促使北京人口发展呈现六大巨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米红;韩娟;;深圳人口素质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关联模式探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郁龙余;王晓华;;深圳人口发展与行为准则的规范[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市人口学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江;;政府在人口迁移流动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问题[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10 庞江倩;;1950~197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动特点[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亦中 通讯员 黄丽琴;件件实事暖人心[N];长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洪梅;准入不准入:这是个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有关外来人口户籍管理的部分法规[N];北京日报;2001年
4 高舟维 钱静华;我市户籍人口突破350万[N];常州日报;2006年
5 舒圣祥;关键还在称谓改变之外[N];中国信息报;2004年
6 记者 王W毞,
本文编号:39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9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