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失独”问题探视:基于公众认知与主体感知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5-29 11:01

  本文关键词: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失独”问题探视:基于公众认知与主体感知的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效应也在持续发酵。"失独"问题即是其中之一。从作为"他者"的公众认知视角(基于CNKI重要报纸数据库检索出的107篇文本)与作为"自我"的主体感知视角(基于CLDS实地调查的9个村、居委会资料)出发,分别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和深度访谈方法,探讨了公众与"失独"者各自眼中的"失独"问题范围,并就其中6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综述。"失独"问题本质上是"生育制度"中家庭"基本三角"的解体,突显的是国家对个体"生命历程"政策机制的失效。提出当前公共政策的三个决策支点:结构性纠偏,特别是"失独+失偶"的纠偏;功能性补偿,特别是"失独+失能"补偿;风险管理,特别是预防独生子女死亡的"现代性风险"管理。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失独” 公众认知 主体感知 生育制度 生命历程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13CX084) 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0YJC840014)资助
【分类号】:C924.21
【正文快照】: “失独”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共议题。因为“失独”的“独”即指独生子女,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政策———独生子女政策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失独”群体愈来愈庞大,但他们成为“问题”,似乎是最近的事。其引爆点是2012年6月5日80多位“失独者”的上访[1]。自此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张恺悌;孙陆军;牟新渝;王海涛;李明镇;;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年02期

2 风笑天;;面临养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心态与认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尹志刚;;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战略思考——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乐章,陈璇,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J];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5 查波,李冬梅;上海市郊区独生子女死亡情况调查[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8期

6 尹文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与二孩家庭生育模式百年模拟与选择[J];人口学刊;2001年03期

7 李通屏;周美林;;外部性内在化与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补助政策[J];人口学刊;2008年05期

8 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J];人口研究;1995年01期

9 郭志刚;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02年01期

10 黄德明;农村欠发达地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困挠及途径[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5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吴翠萍;;城市女性养老的资源及策略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丹;;应对人口老龄化——转型期养老设施规划的思辨与应对[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杨;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晓梅;;构建需求导向型老年人城市生活社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王庆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3 李建民;论社会生育成本及其补偿[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涂骏;;论差序格局[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6 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9 邓大松;陈文娟;王增文;;论中国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J];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10 丁仁船;吴瑞君;钟勤华;杨汉彬;;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变动对未来政策生育率的影响[J];南方人口;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光宗;[N];学习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文;;适当放宽生二胎的条件[J];江淮法治;2010年06期

2 ;独生子女政策:人口红利之后的隐忧[J];晚霞;2007年14期

3 万里;;对我而言,你是整个世界——人文关怀视野下的独生子女政策[J];书屋;2010年02期

4 蒯乐昊;周璇;饶智;;只生一个不好?[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0期

5 吴士勇;;建立扶助制度,同享发展阳光[J];人口与发展;2008年06期

6 陈友华;;独生子女政策潜在的社会风险[J];探索与争鸣;2009年07期

7 杨敏;;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始末[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5期

8 陈友华;沈晖;;独生子女政策与脱贫致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晨;汪孝宗;;计生工作从“粗暴”到“人性”[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Z2期

10 胡平,朱楚珠;计划生育与中国妇女生命历程变化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约翰·加诺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有望松动[N];国防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晓晶;吴凤兰:“天下第一难”干了一辈子[N];天津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姚忆江 本报特约撰稿 梅岭 丁婷婷;山西翼城:放开“二胎”25年[N];南方周末;2010年

4 信海光;计生政策应直面“刘易斯拐点”[N];深圳商报;2011年

5 记者 曾祥惠 蔡朝阳 李新龙 通讯员 董想明 杨体锋 朱红斌 本报评论员;爱心流淌十里山乡[N];湖北日报;2009年

6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放开生育的“文明论”依据[N];中国经营报;2011年

7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导 李工真 本报记者 仲崇山 编辑整理;人口压力:走向现代化的一道坎[N];新华日报;2009年

8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穆光宗;人口红利及其开发利用[N];中国人口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玉洁 陈圣莉;计划生育:退出舞台还是继续执行?[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记者 牛斌;和田少生人口15万[N];和田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煜程;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的出生性别比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志伟;论中国的人口管理与现代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婧;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走向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3 江胜名;合肥回族乡村生育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巨飞雷;乡土文化对我国农村家庭生育观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幸;计划生育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6 郑王霞;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薛鹏;长春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资源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8 顾彬;苏南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冷雪;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支持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失独”问题探视:基于公众认知与主体感知的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04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