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5:02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人口结构角度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影响碳排放量的人口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7年碳排放量、人口总数、人口的城市化率、老龄化率和反映人口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人口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1995-2007年间,人口结构中的人口城市化率、人口的消费结构、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对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在模型中却表现为负效应;②相对于人口规模,人口的结构特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人口的城市化率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最大,说明中国的碳排放量与城市化的进程存在着密切关系;③人口的老龄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负效应,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长期碳排放有抑制作用,所以在未来实现碳减排会逐渐成为可能。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未来我国的碳减排策略,以期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因素对我国碳排放增长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量 人口结构 协整理论 格兰杰检验
【分类号】:C924.2;F206
【正文快照】: 随着低碳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展开了对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理清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碳排放量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2 宋杰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3 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4 彭希哲;朱勤;;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炳;姚建;符苗苗;;四川省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2 陶爱祥;;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低碳农业与农业科技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3 吴彼爱;高建华;;中部六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潜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4 焦文献;陈兴鹏;;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环境影响分析——以1991~2009年能源消费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5 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6 胡剑锋;马诗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7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8 刘华军;闫庆悦;孙曰瑶;;碳排放强度降低的品牌经济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和消费者微观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9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促进中国低碳零售发展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10 卢现祥;张翼;;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二氧化碳减排动力[J];当代财经;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健;吴成霞;;基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节能减排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我国发展低碳零售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慧毅;;资源环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6 王盼盼;;低碳消费相关热点的研究综述[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7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鄢敏;碳排放规制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建华;重庆市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飞鸿;基于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的碳金融衍生品定价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郭一文;人口消费行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张童;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2 李翔;高山;陈昊;;基于变结构协整理论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J];电网技术;2007年09期

3 刘小丽;孙红星;;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量的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5 刘琦;;工业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6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7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8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9 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10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张彩虹;;北京市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教育;2008年05期

2 代明;牛昕;;影响就业容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9年12期

3 梁来存;刘子兰;;教育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年02期

4 李猜;;从21世纪人口结构看未来社区教育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6期

5 王迪云;瑶族人口的发展趋势与结构演进[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郑湄,苗佳;应用协整检验对中国股市及美、英股市联动关系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7 汪克亮;郑丕谔;;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以广西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吴玉琴;;汕头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年07期

9 梁华林;;人口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牛玉琴;黎相宁;张兴平;;浅谈金融计量中的协整理论[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兴华;查博;;基于协整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投入比重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于玲家;李兰花;;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社区护理[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华;何岑蕙;;中国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沈云标;;壮年佳构优质生育与家国人口小康生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蓝英;王代敬;;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GDP增长的协整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付玉霞;;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A];全国民政医学护理专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孙碧清;;广西物流量增量与GDP增量关系的计量分析[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光杰;;临沂市人口发展与人力资源分析[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会安;我省人口结构不断优化[N];云南日报;2009年

2 钟欣;专家:人口政策重在调整人口结构[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朱菊芳;构建和谐社会与优化人口结构[N];江西日报;2006年

4 邹民生 乐嘉春 李长安;中国人口结构已为扩大消费打开时间之窗[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梅格瓦蒂·韦伊娅 专事新加坡事务调查,资深记者 本报编译 向平;新加坡欲把老人搬到马来西亚[N];世界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雪萌;正视婚恋危机兴国必先兴家[N];济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洪和胜;优化人口结构 提高人口素质[N];台州日报;2006年

8 王志 何柳;专家称我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将枯竭[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郭凤琳;中国正在进入黄金理财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郭凤琳;中国正在进入黄金理财时期[N];常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帆;基于协整理论的复杂动态工程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珠飒;清代内蒙古东三盟移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孙冬;基于协整、VEC、GARCH-M模型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段进;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6 黄虎;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焦培民;先秦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陈劭锋;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彦辉;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熊茜;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婷;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作用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经营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张阳勇;人民币汇率与FDI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谢敏;利率与股票市场间价格及其波动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刘聪;中国证券市场随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8 刘衍民;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6年

9 吴献忠;外商投资与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差别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琳;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05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