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红利、结构红利与区域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06-08 13:12

  本文关键词:人口红利、结构红利与区域经济增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有的研究中忽视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主观的拆分了劳动力投入增加和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二者的增长路径和传导机制模糊化处理,也就出现了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同时引入人口红利和结构红利增长效应的代理变量,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进行误差修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红利的产出效应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资本积累效应在各个地区均不显著;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行业,空间)流动带来的增长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效果较明显,其他地区甚至是负作用。资本要素(行业,空间)转移作用不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土地要素的形态(用途)转移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作用,而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却呈现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增长效应 产出效应 资本累计效应 结构转型
【分类号】:C924.2;F124;F224
【正文快照】: 学术界对人口红利的广泛关注可以追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David Bloom测算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1]。国内学者也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中分解出劳动力投入增加的贡献份额[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2 陈平,李广众;结构转型、资源转移与经济增长[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3 丁焕峰;宁颖斌;;要素流动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广东省“空间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4 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5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7 陈卫;都阳;侯东民;;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8 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年02期

9 李小平;陈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7年07期

10 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宗力;;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周金明;;基于连分式插值理论的非线性回归问题[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方鸿;曹明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4 李光辉;王庆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5 赵双;林鸿;;四川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6 刘迎洲;位刚;卢恩双;袁志发;;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郭又荣;;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8 曾凡惠;;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9 何先平;冯建中;张三霞;;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10 韩德军;鲁静芳;张文专;;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敏;;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公共停车场合理规模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郑宇;余文玉;;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5 石鹏飞;;报社经营利润及其最大化的确定[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7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郭洪晶;刘茂余;;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方兰;李t;;股票交易对货币宏观调控动态风险的实证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8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伦阜;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歆璐;佣金自由化下券商营业部竞争力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眉芳;基于ESRI MapObjects的GIS技术构建森林生态效益线性模型空间分析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彦波;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1998年05期

2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3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4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6 蔡人群;林幸青;许自策;;广东省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优化设想[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7 郭继强;;教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新形式[J];经济学家;2006年04期

8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9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10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刍议[J];探索;1999年01期

2 杨刚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龙岗的实践路径[J];南方论刊;2011年01期

3 刘祖华;;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逻辑[J];调研世界;2007年08期

4 孙宇;;国际服务外包、结构转型与扩大就业——基于中国的现实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5 吴献举;;公民新闻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聂正安;我国大企业组织结构转型的战略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6期

7 徐明华,白小虎;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评估结果及其政策含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梁世夫;农业结构转型的保障机制分析[J];云梦学刊;2005年04期

9 廖济忠;徐建军;;结构转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4期

10 梁世夫;;深化农业结构转型的制度约束及制度创新路径[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东北地区利用FDI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冯章献;王士君;;东北地区城市职能分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郅强;文宏;;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滞后性分析——基于政府组织行为的比较视角[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4 董晓菲;王荣成;;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淑萍;刘宝庵;;东北地区经济按统一版块发展的思考[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王士君;冯章献;;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及因应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王绍余;倪佳奎;;东北地区短木段灵芝栽培法[A];2004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景跃军;陈英姿;;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周金儒;王金英;;对东北地区为脑中风高发区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左;结构转型 创新强市[N];科技日报;2009年

2 世纪证券 颜彪;能源结构转型 电力设备业趋强[N];证券时报;2009年

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陈平;结构转型要立足中国国情走出美欧模式的局限[N];消费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志平 王晖余 夏冠男;二产首超一产,海南结构转型见成效[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记者 朱殿勇 通讯员 高原 邱明媚;结构转型提升沁阳发展后劲[N];河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妍;能源结构转型“路线图”浮出水面[N];金融时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比较型视角理解“刘易斯拐点”:未来中国结构转型“新红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记者 刘国锋;加快结构转型 挺进铁路大市场[N];首都建设报;2009年

9 记者 黄宝锋 蔡晓华;宽甸能源结构转型肯下慢工夫[N];辽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秦叙常 通讯员 覃成明;来凤五大产业引领结构转型[N];恩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松涛;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的城镇近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齐殿伟;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卫军;东北萨满艺术与相关民俗[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培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衣保中;近代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范庆超;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鑫;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健;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雨艳;东北地区绿色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雷;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维燕;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振甲;1931-1945年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浅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大川;东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杜红领;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胡晓玲;我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10 宋晓巍;我国东北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红利、结构红利与区域经济增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3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